1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1、(D)是指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A、网络低俗B、暴力C、暴戾D、网络暴力2、(A)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6、(B)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7、(A)是网络环境下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方式和手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A、网络德育方法B、网络道德C、网络道德规范D、网络道德规范体系11、(A)意指通过破坏和操纵计算机网络中信息流的办法,对国家国防和基础设施实施破坏,以达到战略目的的一种作战手段。A、战略信息战B、信息疆域C、虚拟战争D、信息边界15、(A)就是社会风尚和社会习气,以强大的社会舆论和社会习惯势力等形式制约着人们的言论和行动,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A、社会文化B、社会风气C、社会关系D、道德教育20、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毫无疑问是有助于(D)的实现的。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221、网络安全是信息安全的重要分支,是一门涉及(ABCD)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A、计算机科学B、网络技术C、通信技术D、密码技术23、我国针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条款不够系统、集中,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其主要表现为(ABCD)。A、分类立法,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B、缺少必要的基本法C、已有的立法中有诸多缺陷D、网络立法较偏重于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偏轻25、网络空间是一个极其自由的世界,网络主体在享受自由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而导致诸多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包括(ABCD)。A、孤独B、冲动C、暴戾D、谎言26、网络低俗文化具有(ABC)等特点,这些都给网络低俗文化的存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生存空间。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34、网络德育的特殊方法包括(ABCD)。A、关注跟踪法B、取舍应对法C、数字娱乐法D、虚拟伦理训练法37、网络具有(ABD)。A、无中心性B、开放性C、中心性D、交互性38、网络,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因此其本身便孕育和催生出了很多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精神,诸如:(ABCD)。A、自由与共享B、互助与奉献C、自主与平等D、开放与兼容39、德育环境系统具有(ABCD)等特征,并被环境同化、形成人格。A、广泛性B、直观性C、动态性3D、渗透性41、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网络文化问题得到了极大的重视。正确42、网络能使每个人随时随地将文本、声音、图像、电视信息传递给有终端设备的任何地方或个人。正确43、社会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具有整合功能、传讯功能、继往开来的功能和导向的功能。正确44、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确45、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根本保证。正确46、模拟传播将任何信息都表示为0和1的不同组合,只传输0和1这两种数字信号,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传输效率,引发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场革命。不正确47、社会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社会文化、社会风气等。正确4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方面。正确49、在马克思主义系统观点中,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关系就是“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有机体”,组成社会机体的“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正确50、世界观作为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它决定着我们以什么样的人生观把握自己。正确2、(D)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标准,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