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理学重点内容

生理学重点内容_第1页
1/12
生理学重点内容_第2页
2/12
生理学重点内容_第3页
3/12
1 生理学重点1.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Ⅰ. 神经调节基本方式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的适应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感受)神经→反射中枢→传出(运动)神经→效应器特点——精确、迅速、短暂Ⅱ . 体液调节 ——激素特点——广泛、缓慢、持久Ⅲ. 细胞、组织、器官的调节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被动转运(不耗能,顺浓度差)单纯扩散小分子、离子易化扩散通道——离子载体主动转运(耗能,逆浓度差)——离子泵:Na+ K+泵( Na+ K+ 依赖式 ATP酶——保持胞内高K+和胞外高 Na+的离子分布, K+∶ Na+= 2∶ 3)大分子、物质团块胞吐(出胞)胞纳(入胞)3.反应与反射的不同在于反应不经过“中枢神经系统”4.兴奋性静止→活动,弱→强抑制:相反5. 跨膜电位 = 膜电位静息电位( RP)——对 K+有通透性,即K+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 AP)—— Na+的平衡电位6.上升支去极化( Na+内流)锋电位反极化动作电位下降支——复极化( K+内流)后电位极化——膜电位内负外正超极化——膜内电位负值↑去极化——负值↓超射——去极化电位由负→正动作电位特点全或无定律不衰减传导动作电位产生机制——去极相和复极化7.一定的刺激强度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一定的持续刺激时间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8. 阈值 > 阈下刺激9. 动作电位与局部反应的比较:动作电位局部反应形成阈刺激、阈上刺激阈下刺激Na+通道大量开放少量开放特点全或无定律反应幅度有等级性无总和效应总和效应不衰减传导衰减性传导向远处传导近距离传导2 10.绝对不应期兴奋的周期性变化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11.骨骼肌收缩暗带长度不变明带及暗带的H带变短12.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连与终末池的Ca2+有关肌浆中 [Ca2+]↑——肌丝滑动肌浆中 [Ca2+]↓——肌肉舒张13.不同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形式的不同,如表:电刺激机械刺激化学刺激潜伏期短短长收缩形式单收缩单收缩强直 / 复合收缩14.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意义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的平衡15.红细胞的数量正常成年男子——4.5 ×1012— 5.5 ×1012/L 平均—— 5.0 ×1012/L 女子—— 4.0 ×1012— 5.0 ×1012/L 平均—— 4.5 ×1012/L 新生儿—— 6.0 × 1012/L 16.血红蛋白( Hb)的含量正常成年男子——120— 160g/L 正常成年女子——110— 150g/L 17.红细胞的生理功能运输 O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生理学重点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