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理 学 问 答 题 40 题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生理学问答题 40 题1.试述钠泵的本质、作用和生理意义。钠泵是镶嵌在膜的脂质双分子层中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分子,它本身具有ATP 酶的活性,其本质是Na+-K+ 依赖式 ATP 酶的蛋白质。作用是能分解ATP 使之释放能量,在消耗代谢能的情况下逆着浓度差把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同时把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因而形成和保持膜内高K+和膜外高Na+的不均衡离子分布。其生理意义主要是:①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②钠泵活动能维持胞质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③建立起一种势能贮备,即Na+、K+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势能。其是细胞生物电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也可供细胞的其它耗能过程利用,是其它许多物质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动力。④钠泵活动对维持细胞内pH 值和 Ca++浓度的稳定有重要意义。⑤影响静息电位的数值。2. 什么是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它们是怎样形成的?(1)静息电位 是指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动作电位 是膜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后在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迅速发生的膜电位的一过性波动。(2)静息电位的形成原因 是在安静状态下,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不均匀,其中细胞外液中的Na+、Cl-浓度比细胞内液要高;细胞内液中K+、磷酸盐离子比细胞外液多。此外,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而对其它离子的通透性极低。故K+能以易化扩散的形式,顺浓度梯度移向膜外,而磷酸盐离子不能随之移出细胞,且其它离子也不易由细胞外流入细胞内。于是随着K+的移出,就会出现膜内变负而膜外变正的状态,即静息电位。可见,静息电位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 ,接近于 K+外流的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 包括峰电位和后电位,后电位又分为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①峰电位的形成原因:细胞受刺激时 ,膜对 Na+通透性突然增大 ,由于细胞膜外高Na+,且膜内静息电位时原已维持着的负电位也对 Na+内流起吸引作用→ Na+迅速内流→先是造成膜内负电位的迅速消失,但由于膜外Na+的较高浓度势能 , Na+继续内移 ,出现超射。故峰电位的上升支是Na+快速内流造成的,接近于Na+的平衡电位。由于Na+通道激活后迅速失活, Na+电导减少;同时膜结构中电压门控性K+通道开放, K+电导增大;在膜内电 -化学梯度的作用下→ K+迅速外流。故峰电位的下降支是K+外流所致。②后电位的形成原因:负后电位一般认为是在复极时迅速外流的K+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