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评课稿宁县开发区中学王寓锋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这一教学内容分为两段进行学习。第一阶段,学习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第二阶段学习用 7~9 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 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 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王金池老师讲的这节课是第二阶段的内容。教学重点是:用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是:进一步掌握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突出重点, 突出难点, 我认为王金池老师这节课有这几个方面做的很好:一、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学习数学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 激发学生学数学、 用数学的兴趣, 王金池老师创设了为学生带来熟知的好朋友“喜洋洋”的教学情境,并且作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始终,以开火车竞赛的方式激励学生进行学习,以动物运动会吹泡泡的形式调动学生等等。 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 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事实证明,创设有意义的数学情景能拥有生动、兴趣盎然的课堂。二、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教学新知识的教学其实就是“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跳首先要有一个起点,这个起点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太低就摘不到苹果,太高伸手就可摘到。起点体现了一个基础, 跳体现了一种迁移、 创新和跨越。在《用 7、8、9 的乘法口决求商》教学上这个起点就是《用2 — 6 的乘法口决求商》 ,在王金池老师执教的这堂课中我们能很清楚的看到这种方法的迁移。比如:让学生思考:如何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收集信息 --- 提出问题 --- 解答问题,这些环节都注重了学生知识的迁移。三、巧妙的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我们以前的教学观念中还存在着这样一个观点:教书就是教教材,就是把课本从头到尾一致不变的讲述出来。本节课教材的主题图是快乐的节日, 它提供了三方面的信息, 王金池老师把这三个信息有机的整合起来:先出示“有56 面小旗,每行挂 7 面,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可以挂几行?” 引导学生用 2 至 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列出除法算式并求商。最后再变式为:有56 面小旗,平均挂 8 行,每行挂几面?得出另一道除法算式。“变式”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张老师执教的这堂课得到了很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