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加强论文亲和度论文:加强“六度”打造思想品德课教学新导向【摘要】结合思想品德教材的特点,教学中要加强延伸度、亲和度、参与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关键词】加强;延伸度;亲和度;参与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根据中学生的思维、情感和个性发展的特点,结合思想品德教材的特点,要上好思想品德课,应该加强“六度”。一、延伸度:从课堂生活走向社会生活思想品德课的特点决定更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际联系理论,新课标要求更是如此。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就应该运用所学的政治观点、政治理论去分析社会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又要从活生生的社会例子中,特别是新生的事物去寻找相关的政治观点、政治理论,进而发展和完善政治观点和理论。如果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死条条的概念、观点、机械化照搬照抄就会使学生成为课本的奴隶,失去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对政治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教学时,就让学生联系本次两会的召开,联系学生身边的人大代表等。在看到现在各村在修水泥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读书免收学杂费时,让学生思考这些反映了我党什么大政策,对此你们有什么感想?就生活中一些行为,让学生分析哪些是属“八荣”,哪些行无为是“八耻”。通过这样,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著名的心理学家潘菽指出:“……人的一生的全部心理的发展变化及其一般的表现,是受到社会环境影响的”,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设计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时,应贴近社会实际,应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去实践、去思考,使他们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锻炼他们的智力与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在学习《做诚实的人》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活动,让学生用不署名、写纸条的方式,列举一些平时生活中对事负责的具体表现并在思想品德课上交流自己的感受和心得。实践证明,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很受学生们欢迎。这样的向生活延伸的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仅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有关方面的知识,也学到了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生活经验,培养了他们做诚实人,对事负责的品质,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都得到发展,也很好地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时事教育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课堂教育向生活延伸的重要方面。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课堂教无学内容适时开展时事教育。同时开展专题的时事教育,让学生了解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二、亲和度:师生愉快的情感沟通和智慧交流通过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平等民主、生命课堂理念,实现有效的师生交往。2.1对话交流,让学生走近教师。教师要关心学生,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怀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变化,用赏识的眼光、激励的话语、信任的表情、实际的行动去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只有让学生“亲其师”,才能让其“信其道”。2.2相互尊重,尤其教师应尊重学生真实的内心情感和体验,尊重学生行为选择;尊重学生奇思妙想。2.3彼此评判。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彼来此往,相互交流,相互评判,各抒已见,求同存异,达成共识,达成理解。保留看法,不诋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2.4共享智识。师生都是课堂营造者,都是课堂教学资源。课堂教学交往中,师生都是主体,作为主体的自我应以一种超越理智的态度,把别人的思想观念通过自已的思考变成自已的思想、观点,积累吸取他人的智慧,共享交往的智识成果。2.5立足课堂,探索研究策略。围绕“拓展师生交往空间”的主题,开展备课、说课、听课、评课活动。在教研活动时,改变以往仅重视教材教法研究的偏向,把“改善师生课堂交无往”问题也纳入到教学研讨中,达成“留一点时间关注学生”的共识。教师们不仅备教材、说教材、评教学,而且关注学生的起点,关注学生兴趣的激发、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多动脑思考与多动手实践、关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情况。从课型上也做了一些不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