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加强农村牧区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城川镇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调研从2005年11月撤乡并镇改革后,在城川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旗纪委发的大力支持下,把开展农村牧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牧区基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城川镇的总土地的面积2418平方公里,总人口2.2万人,辖设29个嘎查村、3个社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难度大。为了结合本地的实际,更好的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城川镇的纪委于8月10日至9月10日,组织调研组,对全镇29个嘎查村进行了开展农村牧区基层党风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情况专题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民意问卷调查、走访农牧户、查阅资料等方式,较深入地了解嘎查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风建设进行分析探讨征求意见、建议。一、主要做法及成效近年来,城川镇党委十分重视农村牧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坚持“教育为主,制度为保证,监督为关键”的思路,初步构建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农村牧区基层惩防体系,推动了全镇嘎查村各项工作的开展。一是注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培训。城川镇结合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针对嘎查村农村牧区党员文化程度不高,党员集中学习条件不足等情况,建立了嘎查村廉政教育室,因地制宜集中开展党风廉政思想教育、正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廉洁从政道德和党的优良传统等方面的教育。采取专题培训以会议代训等形式,加大培训农村牧区基层党员干部和嘎查村“两委”干部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利观、地位观。培训教育中把党风建设、政策法规条例为重要学习,做到既提高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促使廉政教育入脑入心,警钟长鸣。二是注重规范健全体制。29个嘎查村建立健全了嘎查村财务、财务公开、民主议事、嘎查村干部述职述廉、嘎查村级重大事项无预告、干群对话会等十多项廉洁自律制度,并装框和喷绘上墙,同时设立了廉洁文化台帐。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促使基层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按法律法规行政,按规章制度办事,按政务、村务程序操作,按村民意愿决策,按制度要求运行。城川镇党委全面推行干群对话制度,要求全镇29个嘎查村每季度召开一次对话会,针对群众关心的村里重大热点难点事项疑问展开对话释疑。为确保对话会不走过场,要求对话会由嘎查村党支部书记支持,对村民代表、党员代表提出的问题,进行当场答复。当时不能解决的,就限时解决,由镇纪检委和嘎查村纪检监督员监督,确保对话内容落实。要求在下次对话会上,将为当场落实的,当众向代表通报,讲问题和解决的问题进行备案,接受群众的监督,确保对话的内容件件落实。如,去年镇党委围绕加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这一主题,分别在大池村、高潮畔村、东达图嘎查、呼和嘎查等嘎查村召开了别开生面的干群对话会,旨在促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改进村干部作风。100多位村民理财小组代表、村民代表、党员代表针对镇、嘎查村干部作风、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规划、新农村牧区改水、修路、砖厂、造纸厂、切片厂、化工厂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向各嘎查村干部不断的提问,嘎查村干部现场一一做了回答,对能够解决的当场拍板决定;对短时间内不能解决的,嘎查村干部耐心细致的解释。通过开展干部群众对话会,嘎查村里开展气起工作来也顺多了。当嘎查村里工作困难时,村民代表都会主动帮助村干部做群众工作。城川镇党委还在全镇推行重大村务决策听证制度,规定“凡各村一次性开支2000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万元以上,集体所有的草牧场、耕地等承包租赁、集体资产拍卖、嘎查村道路硬化维修”等与村民关注的事物必须经过村务听证票决,赞成票要超过听证会人员的50%以上才能通过决策,在通过事项时还必须由嘎查村党风廉政监督员监督实行。城川镇党委在嘎查村财务管理上积极探索“乡管村用”制度。从2005年开始,在全镇29个嘎查村开展了“会计集中核算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