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郁病( 抑郁症) 诊疗方案一、 诊断( 一) 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 王永炎主编, 上海科技出版社, 第六版, ) 。郁病是由于情志不舒, 气机郁滞, 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情抑郁 , 情绪不宁, 胸胁胀痛, 或易怒喜哭, 或咽中如物梗塞, 不寐等。以情志内伤为主要因素, 病机进展以气郁为先, 进而变生它郁。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ICD-10 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 年) 。F32 抑郁发作( 1) 抑郁发作须持续至少 2 周。( 2) 在病人既往生活中, 不存在足以符合轻躁狂或躁狂标准的轻躁狂或躁狂症状。( 3) 须除外的常见情况: 此种发作不是由于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或任何器质性精神障碍所致。F32.0 轻度抑郁发作A.符合 F32 抑郁发作一般标准。B.至少具有下述三条症状中的二条: ( 1) 抑郁心境, 对个体来讲肯定异常, 存在于一天中大多数时间里, 且几乎每天如此, 基本不受环境影响, 持续至少 2 周; ( 2) 对平日感兴趣的活动丧失兴趣或愉快感; ( 3) 精力不足或过度疲劳;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C.附加下述症状, 共计至少四项: ( 1) 自信心丧失或自卑; ( 2) 无理由的自责或过分和不恰当的罪恶感; ( 3) 重复出现死的想法, 或任何一种自杀行为; ( 4) 主诉或有证据表明存在思维或注意能力降低, 例如犹豫不决或踌躇; ( 5) 精神运动性活动改变, 表现为激越或迟滞( 主观感受或客观证据均可) ; ( 6) 任何类型的睡眠障碍; ( 7) 食欲改变( 减少或增加) , 伴有相应的体重变化。F32.1 中度抑郁发作A.符合 F32 抑郁发作一般标准。 B.至少具有 F32.0B 中三个症状中的二条。 C.F32.0C 中附加症状, 共计至少六个症状。( 二) 证候诊断1. 肝郁脾虚证: 精神抑郁, 胸胁胀满, 多疑善虑, 喜太息, 纳呆, 消瘦, 稍事活动便觉倦怠, 脘痞嗳气, 大便时溏时干, 或咽中不适, 舌苔薄白, 脉弦细或弦滑。2. 肝郁气滞证: 精神抑郁, 胸胁作胀或脘痞, 面色晦暗, 嗳气频作, 善便太息, 夜寐不安, 月经不调; 舌质淡, 苔薄白, 脉弦。3. 心脾两虚证: 善思多虑不解, 胸闷心悸, 神疲, 失眠, 健忘, 面色萎黄, 头晕, 神疲倦怠, 易自汗, 纳谷不化, 便溏; 舌质淡苔白, 脉细。4.肾虚肝郁证: 情绪低落, 烦躁兼兴趣索然, 神思不聚, 善忘, 忧愁善感, 胁肋胀痛, 时有太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