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的不和谐这座城市就像一个孩子(虽然历史很悠久),成长途中不时会干点傻事,意识到自己的愚蠢后相信她会进步!盲道: 今年五一长假期间,我和老妈第一次光顾了位于昌安的新造的绍兴市人民医院。 远远望去,这建筑实在高大宏伟,气势不凡,屹立在那儿颇为瞩目。于是我们满怀热情地向那大楼走去。在人行道上走着走着忽然觉得脚下坎坷,才发现不知不觉已走上一条盲道。这盲道倒怪异! 就这么突兀地从半路开始。我很纳闷:要是对面过来一瞎子,好不容易走到这儿突然路平了, 这时会有怎样奇特的感觉? 不过我的疑惑几秒钟后就解决了,因为盲道的另一头也是断的。很好!相信以盲人的水平是走不上这条道的,而新的疑惑在于:那干嘛把这么一截路弄成盲道? 更靠近医院的地方还有段较长的盲道,一路过去插着一排路灯杆在上面,呃......这个,大概是供瞎子们走累了靠着休息的吧! 曾有外国人来过中国后感叹咱们街上的残疾人极为稀少,我想我知道原因了。真心希望将来咱们的城市能吸引更多的残疾人上街(乞讨的不算)。“无”车: 去年 9 月 22 日,传说中的“无车日”。下午从火车站坐 1 路公交回家,车窗外依然各种各样的车都有,并不觉得街道有什么不同。待行至解放路与胜利路交叉口时,才迎面遇上一块蓝色铁牌,大概写着后方禁止机动车辆通行的文字。果然,后面那路段真是一辆轿车都没有,除了偶尔经过的公交车,就只剩一些走步的路人和自行车,这倒不禁让我有点满目萧然的感觉。不过这样的感觉没维持超过 2 分钟,因为到了人民路口又见到了另一块蓝色铁牌,而这块是背对着我们的。所以:那儿正在堵车。 这就是伟大的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活动内容是:封锁市中心的一些路段,让大家开车绕远路,以此来增加尾气的排放,同时以别处的交通拥挤换取市中心的满目萧然。不可否认,效果的确显著! 而无车日活动的发源地法国巴黎是这么做的: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二日,法国三十五个城市的民众自发在这一天里弃用私家车。 不知何时,“中国特色”从褒义词变成了一个贬义词。那么,我们就努力把它变回去吧!外地民工: 最近城东这边在开发迪荡新城,上学时坐车从工地外经过。这段路烟尘滚滚,黄沙飞扬,我总要把车窗关上。直到有一天: 窗外朦胧依旧,透过泛黄的空气,看见一辆满载黄土的大卡车从遍布尘土的工地入口开出,由于装得太满,还一路洒下些土来。 卡车开过,四周卷起一阵浓稠的黄沙,拌着尾气盘旋在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