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伦理与法规 引言 媒介化社会:新闻媒介已经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元素 权利:1、道德权利;2、政治权利(不能上升为法律权利);3、法定权利(法律权利) 权利相互性:权利之间的相互依赖,一种权利得到过分的保护,另一种权利就会有所克减;不同的权利有不同的位阶 职业社会价值(其程度取决于从业者对法律道德规范的遵从程度):道德(伦理)、法律、规范 新闻专业主义:如果只是为了获取新闻,那就会走向新闻的反面 新闻职业角色出现了道德过错或伦理选择失误更会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伦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 伦理规范与道德规范(非权力规范):应当遵守但不必须遵守,靠社会舆论和良心的力量维系 法律规范与规章规范(权力规范):应当且必须遵守,靠国家强制力维系 法律以道德原则为原则;法律规范是道德规范最低限度,最具体的要求 两种规范兼备:法律只讲理性不讲情感,只讲证据,法律的规范是滞后的,不周严的 我国新闻道德意识一定程度上体现为政府意志而非完全自觉自动 成文的职业道德规范: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91、09);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97);广告活动道德规范(99);报业自律公约(99);中国广播电视记者编辑职业道德准则(04);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04);互联网站禁止传播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规范(04);中国新闻摄影工作者自律公约(05);手机媒体自律公约(08);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02) 道德规范的分类:1、个人私德修养;2、政治责任与社会责任;3、对新闻自身规律的尊重(伪事件),尽量还原真相(可能状态VS客观事实);4、避免将他人当作完成岗位目标的手段 媒介(新闻)法律规范体系(最大特点可以是限制媒体权利):1、宪法;2、法律[基本法、普通法、一般法律、专门法律](宪法是人民治理国家的法律,法律是国家治理的法律);3、行政法规;4、部门规章;5、地方法规;6、特殊性规范:阶段性宣传报道政策、纪律(公开或不公开);7、内参制度[国内动态清样附页、国内动态清样、内部参考、内参选编] 授权的法律很少,但限制的法律很多 批评监督权、舆论监督权、采访权、报道权、出版自由权(学理概念、非事实性法律原则;宪法条文不能司法化) 宪法:限制国家的公权、保障人民的私权(但我国宪法相反,保障公权,缺少下位法保障人民私权)——宪法只是原则性授权于新闻媒体 与新闻有关的法律: 新闻侵权:民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