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指南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肌层以外的部位生长、浸润、反复出血,可形成结节及包块,引起疼痛、不孕等。 特点如下:1、生育年龄妇女的多发病,主要引起疼痛及不孕;2、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3、症状与体征及疾病的严重性不成比例;4、病变广泛、形态多样;5、极具浸润性,可形成广泛的、严重的粘连;6、激素依赖性,易于复发。 内异症的临床病理类型内异症的临床病理类型分为 4 型:1、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PEM;2、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OEM;3、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包括宫骶韧带、阴道直肠窝、直肠结肠壁、阴道穹隆等;4、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OtEM,如笑消化、泌尿、呼吸、疤痕等。 1、 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指盆腹腔腹膜的各种内异症病灶,主要包括红色病变(早期病变)、蓝色病变(典型病变)以及白色病变(陈旧病变)。 2、 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形成囊肿者,成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根据囊肿大小和异位病灶浸润的程度 分为两 型。 I 型,囊肿直径 多小于 2cm,囊壁有粘连、层次 不清 ,手 术 不易剥 离 。 II 型,又 分为 A、B、C3 种。 IIA:内膜种植 灶表 浅 地 累 及卵巢皮 质,未 达 囊肿壁,常 合 并 功 能 性囊肿,手 术 易剥 离 。 IIB:内异症的种植灶已累及巧囊壁,但与卵巢皮质的界限清楚,手术较易剥离。 IIC:异位种植灶穿透到囊肿壁并向周围扩展。囊壁与卵巢皮质致密粘连并伴有纤维化或多房。卵巢与盆侧壁粘连,体积较大,手术不易剥离。 3、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指病灶浸润深度≥5mm,常见与宫骶韧带、子宫直肠窝、阴道穹隆、阴道直肠膈等。其中侵及阴道直肠膈包括两种情况:一种为假性阴道直肠膈内异症,即由于直肠窝的粘连封闭,即病灶位于粘连下方;另一种为真性阴道直肠膈内异症,即病灶位于腹膜外,在阴道直肠膈内,子宫直肠窝无明显解剖异常。 4、 其他部位的内异症 包括消化、泌尿、呼吸、疤痕等,以及少见的、远处内异症。 内异症的发病机制 1、 尚未完全明了 以 Sampson 经血逆流种植、体腔上皮化生以及诱导学说为主导理论。 2、 内膜作用 子宫内膜在宫腔外需经黏附、侵袭、血管形成 过 程 ,得 以种植、生长 、发生病变 ,在位内膜的特 质可 能 起 决 定 作用。 3、 免 疫 功 能 和 激 素 等的作用 异位内膜完成 上述 过 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