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一.选择题(40题) 1.主存用来存放__D_。 A.程序 B.数据 C.微程序 D.程序和数据 2.下列存储器中,速度最慢的是_C__。 A.半导体存储器 B.光盘存储器 C.磁带存储器 D.硬盘存储器 3.某一SRAM芯片,容量为16KB×1位,则其地址线有__A__。 A.14根 B.16K根 C.16根 D.32根 4.下列部件中,存取速度最慢的是_B__。 A.光盘存储器 B.CPU存储器 C.软盘存储器 D.硬盘存储器 5.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 Cache的目的是_C__。 A.扩大主存的容量 B.增加 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 C.解决 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 D.代替 CPU中的寄存器工作 6.计算机的存储器采用分级存储体系的目的是__D_。 A.便于读/写数据 B.减小机箱的体积 C.便于系统升级 D.解决存储容量、价格与存取速度间的矛盾 7.某SRAM芯片,其容量为1KB×8位,加上电源端和接地端后,该芯片的引出线的最少数目应为__A__。 A.23 B.25 C.50 D.20 8.在 Cache的地址映射中,若主存中的任意一块均可映射到 Cache内的任意一块的位置上,则这种方法称为__A__。 A.全相联映射 B.直接映射 C.组相联映射 D.混合映射 9.处理机有 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_B__字节。 A.2GB B.4GB C.100KB D.640KB 10.虚拟内存的容量只受__D_的限制。 A.物理内存的大小 B.磁盘空间的大小 C.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 D.计算机地址字长 11.以下_B__不是段式存储管理系统的优点。 A.方便编程 B.方便内存管理 C.方便程序共享 D.方便对程序保护 12.在可变分区分配方案中,最佳适应法是将空闲块按_C__次序排序。 A.地址递增 B.地址递减 C.大小递增 D.大小递减 13.在分区存储管理方式中,如果在按地址生序排列的未分配分区表中顺序登记了下列未分配分区:1-起始地址17KB,分区长度为9KB;2-起始地址54KB,分区长度为13KB;现有一个分区被释放,其起始地址为39KB,分区长度为15KB,则系统要_C__。 A.合并第一个未分配分区 B.合并第一个及第二个未分配分区 C. 合并第二个未分配分区 D.不合并任何分区 14.某系统采用基址、限长寄存器的方法来保护进程的存储信息,判断是否越界的公式为__A__。 A.0﹤﹦被访问的逻辑地址﹤限长寄存器的内容 B. 0﹤﹦被访问的逻辑地址﹤﹦限长寄存器的内容 C. 0﹤﹦被访问的物理地址﹤限长寄存器的内容 D. 0﹤﹦被访问的物理地址﹤﹦限长寄存器的内容 15.在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若程序的逻辑地址用24位表示,其中8位表示段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