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存款人利益的法律保护

存款人利益的法律保护_第1页
1/7
存款人利益的法律保护_第2页
2/7
存款人利益的法律保护_第3页
3/7
存款人利益的法律保护 引言 商业银行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产业,其影响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一家银行由于经营不善导致破产倒闭,很可能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波及更多的金融机构,甚至产生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乃至社会、政治危机。因此,世界各国对此都给予极大的关注,并建立起了保护存款人利益的法律制度。我国同样也建立了相应的法律制度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但从实际上看,我国现有的存款人利益法律保障制度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尤其是金融安全网中还缺少重要的一环----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本文对现有的保护存款人利益的法律制度进行分析,并就完善和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论述,以期达到对我国现有的存款人利益法律保障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补正的作用。 一、银行倒闭事件召示出保护存款人利益的重要性 在我国由于银行风险导致危及存款人利益的第一事件当数海南发展银行倒闭事件,其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1998 年 6 月 21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关闭了刚刚诞生两年十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这是我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而关闭的商业银行。海南发展银行从开业之日起就步履维艰,不良资产比例大,支付困难,信誉差。1997 年按照海南省政府的意图又兼并了 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之后,公众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出现挤兑行为,为维护海南发展银行的运行,国家曾紧急调到了 34 亿元资金救助,但并未起作用。为控制局面,防止风险蔓延,国务院和人民银行当机立断,宣布由中国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采取自然人和法人分别对待的办法,自然人存款一律由工行兑付,法人存款则进行债权登记,在海南发展银行全部资产负债清算完毕后,按折扣率进行兑付。由于公众对国家信用的认可,兑付业务开始后并没有出现大量的挤兑,大部分储户只是把存款转存到工商银行,没有造成过大的社会震动。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事件表明,银行等金融系统具有特殊性,其社会性非常显著。银行客户中包中含诸多的储户,除对公业务中的机构客户外,大部分都是对私业务中的广大个人客户,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银行一旦出现危机,造成众多客户的集中挤兑,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大范围的社会动荡,危害极大。对存款人利益进行保护关乎国计民生,意义重大。但要实现对存款人利益的有效保护,如果仅仅依靠某一方面的法律来完成,不仅这样的保护不全面,而且还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海南发展银行挤兑事件的处理正说明了这种情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存款人利益的法律保护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