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孟子下 第二十一课 治天下以仁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上》 译解: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的自力,公输子那样精巧的手艺,不靠圆规和直尺,也不能够画出标准的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的耳力,不靠六律的协调,也不能够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之道,如果不行仁政,也不能够治理好天下。” 身正天下归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 译解:关爱别人,别人却不来亲近,就要反思自己为仁的程度;治理人民,却达不到治理的效果,就要反思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以礼待人而得不到回敬,就要反思自己恭敬的方式。行为有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都要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自身端正了,天下人自然会来归附。 第二十二课 吾何为不豫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 译解:上天不想使天下太平罢了,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当今之世,除了我还有谁能够担当呢?我为什么不愉悦呢? 人各有所长 有大人之事 ,有小 人之事 。且 一 人之身而百 工 之所 为备 ,如必 自为而后 用 之,是 率 天下而路 也。故 曰:或 劳 心 ,或 劳 力。劳 心 者治人,劳 力者治于 人;治于 人者食 人,治人者食 于人。天下之通 义 也。——《孟子·滕 文 公上》 译解:有为官 者的事 务 ,有为民者的事 务 。况 且 一 个 人生 活 所 需 要的物 品 ,有赖 于 百 工之制 作 ,才 能具 备 。如果一 定 要自己亲自制 作 然后 再 使用 ,那是 带 领 天下人疲 于 奔 命 。所 以说:“有的人从 事 脑 力劳 动 ,有人从 事 体 力劳 动 ,从 事 脑 力劳 动 的人治理人,从 事 体 力劳 动的人被 人治理。被 人治理的人养 活 人,治理人的人被 人养 活 ,这 是 天下通 行的道理。 第二十三课 仁德者无敌 孟子曰:“以力假 仁者霸 ,霸 必 有大国 。以德 行仁者王 ,王 不待大——汤 以七 十 里 ,文王 以百 里 。以力服 人者,非 心 服 也,力不赡 也;以德 服 人者,中 心 悦而诚 服 也,如七 十 子之服 孔 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译解:孟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