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四课 学会与孩子交流,在亲子关系中树立父母的威信 一、课题背景 步入初中的青春期孩子总是憧憬成熟又留恋童年,追求完美又总有缺憾,拒绝灌输又渴望帮助。这样矛盾的心理,使得他们的行为在大人眼里显得有点荒唐和无聊,而对孩子来说,这些行为意义却十分重大。家长因为不了解孩子,对孩子横加约束,这使得家长与孩子矛盾重重,冲突不断升级。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父母与孩子共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不少工作繁忙的父母,一天也没跟孩子说多少句话,甚至有的家长一周里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只有周末一两天甚至更少。如何用好这极其宝贵的亲子时间,是要引起父母们关注的。 不少父母反映子女大起来了厌烦父母,有什么秘密也不愿与父母讲,背着父母又会去干一些让父母吓一跳的事。这就要求父母通过学习了解子女的成长规律,掌握他们成长中的特点,按内在规律办事,这样才会使两代人沟通得起来,互相信任、互相鼓励、共同成长。 二、教学目的 1、从孩子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点认识父母在家教中的重要职责; 2、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四大需求,学会在亲子中调整教育策略; 3、掌握父母教育三要则与亲子技巧,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 三、教学过程 从青春期两个特点阐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触目惊心的“青少年性行为”案例 两年前,广州市人民法院曾审理过一起特殊的杀人案:一名14岁女中学生和人多次发生关系后,在自己家中生下了一个男婴,因害怕父母发现,慌乱中拧断脐带把婴儿扔出了窗外,婴儿摔下楼致死,被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 3年有期徒刑。这起案例在当时引起社会轰动,它充分说明青少年性行为增多带来了许多社会难题。(马健心理咨询与亲子教育研究室 来源:新华网) ●● 研究 90名少年犯得出的结论 曾有研究机构以重庆管教所 90名少年犯为特殊群体的研究对象,研究父母的教养方式,得出了三个结论:1、犯罪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与常模相比有显著差异,表现出过少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多的拒绝、惩罚、干涉;2、犯罪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极端化倾向和双亲教育严重分歧的缺陷; 3、犯罪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主要有溺爱型、矛盾型、忽视型、拒绝型四种类型。一句话,父母教养方式不当是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 孩子成长期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也与父母教育有关。一个孩子对社会的接纳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很大程度上是在与父母关系的相互作用之中进行的。因而父母必须了解孩子青春期孩子身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