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参考学时:72 适用对象:学前教育专业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是研究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身体健康,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的一门科学。它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与“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并称“三学”,它涉及面广,综合了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有关知识,因此具有多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属于学前教育专业中具有边缘学科性质的主干课程。本课程是学习“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等课程的基础。本课程是一门交叉学科,以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原理为指导,研究托幼机构的保健问题,旨在使学前儿童健康发展。它不仅注重儿童的现实保健问题,更注重儿童的健康行为的养成;不仅注重托幼机构环境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也强调学前教育工作者在保教的过程中对儿童健康的维护和促进。本课程4 学分,72 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2、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掌握学前儿童安全、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 能 ,树 立 正确 的健康观 和保育观 ,科学地 开展保育、教育工作。通 过《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内 容 的学习与实践活动,要求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理解并掌握幼儿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幼儿的心理卫生知识、幼儿园教育活动卫生以及物质环境卫生、幼儿的营 养膳 食 以及常见 疾 病 、常见 的护理技 术 和急 救 技 术 等。能 分析幼儿实际 生活中的卫生现象,采 取 正确 的措 施 保证 幼儿的健康,同 时提 高 自 身的卫生水 平 ,为成为一名 合格 的幼儿园教师 做 好 准备 。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内 容 上 力 求 体现科学性、系 统 性、创 新 性、实用性。理论 知识的选择 以阐 述 基本问题为主,以够 用、实用为度 ,通 俗 易 懂 ,便 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技 能 根 据 托幼机构的实际 需 要,做 到 内 容 全面,要求 明 确 ,指导具体,具有较 强的实用性和操 作性。《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在结 构的设置 上 更有利 于教和学,每 章 开头 设有“本章 导读 ”和“共 同 讨 论 ”,既 概 括 学习要点,又 便 于学生和老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