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说的叙述·叙述的顺序 [考纲要求] 2019 年《考试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作了如下规定: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4.探究 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情一览] 卷 别 文 本 题 干 2019·全国新课标卷Ⅱ 莫泊桑《小步舞》 请以老舞蹈师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2019·全国新课标卷Ⅲ 何士光《到梨花屯去》 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 2018·全国新 课标卷 I 阿成《赵一曼女士》 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15·浙江卷 汪曾祺《捡烂纸的老头》 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2014·全国新 课标卷 I 叶紫《古渡头》 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叙 述 是 小 说 创 作 最 基 本 的 表 达 技 巧 之 一 ,是 指 作 者 用 陈 述 性 的 语 言 对 人 物 的 经 历 和 事 件的 发 展 变 化 过 程 进 行 说 明 、 介 绍 和 交 代 的 一 种 方 式 。 叙 述 的 基 本 要 素 一 般 包 括 人 物 、 事 件 、时 间 、 地 点 、 原 因 、 结 果 六 个 基 本 要 素 。 叙 述 的 基 本 功 能 在 于 叙 事 , 小 说 情 节 的 推 进 和 人 物性 格 的 发 展 , 很 大 程 度 上 都 是 靠 叙 述 实 现 的 。 在 某 种 意 义 上 说 , 小 说 的 叙 述 技 巧 , 即 是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