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 珑 屿 花 园 屋 面 裂 缝 原 因 分 析 及 处 理 措 施 南通新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 3 月 25日 屋面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一、现场调查 经过在施工现场调查,屋面局部混凝土出现贯穿性裂缝,并出现了多处渗漏点。项目部立刻组织技术人员针对屋面裂缝产生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研究。 二、裂缝产生原因 1. 材料方面 因楼层过高,混凝土了满足泵送条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砼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2. 施工质量方面 1)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终凝前的两次压抹非常必要,若缺少混凝土终凝前的两次抹平压实工序,造成混凝土表面松散不实,凝固不牢,干燥脱水易形成龟裂的薄弱环节。 2)混凝土养护不足,造成混凝土质量下降,混凝土中水泥固结缺水而不能充分水化,因而大大降低混凝土强度,造成混凝土整体质量下降。现浇板浇筑后,应在 12 小时内进行养护。 3) 屋面女儿墙插筋部位渗漏,主要原因是因为局部墙体插筋直接插入板底及梁底,钢筋底部缺少保护层,模板拆除后,局部出现露筋现象。又因混凝土振捣不均匀,混凝土与钢筋粘结不实,形成从上到下笔直的贯穿点。 4) 现浇混凝土楼面钢筋网得不到合理保护,钢筋在楼面混凝土板中受抗拉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治混凝土收缩及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实际施工中,只要按要求合理地布置垫块,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混凝土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其保护层厚度比较容易控制。但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难题。其原因: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施工中受到人员踩踏后容易变形弯曲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上层钢筋网的钢筋支撑马凳设置间距过大或漏放,甚至不设(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式钢筋配筋拐脚支撑)。钢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受到扰动而偏离原位等等现象,极易导致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楼板的有效截面高度减小,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5)预埋线管处裂缝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中处容易导致裂缝。当预埋线管直径较大,开间宽度较大,且线管的敷设走向重合时,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 三、裂缝防治 为避免后期工程出现类似情况,根据施工实践,采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