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崔寒柏老师讲临帖

崔寒柏老师讲临帖_第1页
1/19
崔寒柏老师讲临帖_第2页
2/19
崔寒柏老师讲临帖_第3页
3/19
崔寒柏老师讲临帖 临帖 在古代文明中,印刷术被公认是一个重大的发明,这个发明的完善令我们轻而易举地读到前人的经验和成就,大量的善本和新发现的碑帖被不断地精印成册,大量信息轻而易举的获取,令直接对古人的学习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 各种字体发展成熟以后,临帖就成为学习书法的重要途径。古人在学字的时候有条件的可以临习名帖、名拓,条件差的也有父兄家人或教师的字样,在人对人的示范下,初步掌握用笔的方法,接下来就会有一段临帖的过程,这个过程有的不长,有的可能贯穿一生。当然,绝大部分的时间可能是在读帖,这种读包括了到不同藏家家中浏览,交流相互的信件,读看别人的抄本和游历山川名胜中的碑刻。这时的临和读泛指那些有兴趣于书法的人群,只把写字当作工具和不注入心性去随时感受书法的人群一生则与书法艺术擦肩而过,自然也无法享受其中的乐趣。 临帖到了现代,已经成了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那是因为现在的书法学习完全脱开了实用,人们开始学习古人的书写技术几乎都是靠从帖中慢慢地感悟。当代虽然有那么多的笔法教科书,那么多视频录像,但是仔细看、仔细分析时就会发现每个人的书写方法都非常不同,莫衷一是,无所适从。大部分自学的笔法就是按笔法图示去写,然后再把写出的笔画按字帖中的笔画外形去验证,一笔下去,起止不加重复,几乎完全吻合了,笔法就对了,哪部分多出来了,哪部分缺少了,哪里就不对了,哪里就需要调整和改进了。 针对文革前后人们抬笔就能随手信笔写出大字报来说,临帖是多么重要。但是矫枉过正,很多人过分强调临帖,或者以临得逼真为目的的临习,如同“复制”古帖,又使得临帖走到了另外一个错误的极端。无论是不临还是只临,还是逼肖地临,都不是学习的正确方法。 初临 最初学习书法时,首先要掌握的是用笔,这时最重要的练习是要把用笔完成的正确,并且形成习惯。谁都知道要逆锋(藏锋)入纸,要收锋出纸,何时靠顿笔铺毫,何时在顿的同时收笔,何时顿中转锋,何时借助顿下的弹起而钩挑。但是怎么样才能把柔软的笔顿成顺心所欲的状态,要有一个练习过程。这个过程要在相对不是很注意字型,但还要有一定的字形中完善并形成习惯。也就是说这段时间先要把笔行走在字帖中的字形中,其最好的办法就是描红。此时不用担心字的结构,但还要按照字的结构去用笔,去完成每一个笔画。有人认为儿童才这样学字,其实不然,这时帖中的红只要有一点盖不上,用笔就没有到位。这时的盖不上主要不是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崔寒柏老师讲临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