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滩区2009年三季度养殖业经济形势分析永州市冷水滩区畜牧水产局今年以来,我局按照省、市养殖业会议和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以养殖业项目实施为支撑,狠抓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加强养殖业投入品监管,严把质量安全关,强化养殖技术培训,促进了我区养殖业生产安全、健康、快速发展,推进了我区养殖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一、养殖业特点1、养殖业指标全面上升。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共发展生猪124.12万头,同比增长3.80%,其中出栏70.26万头,同比增长5.85%,存栏53.86万头,同比增长1.24%;发展牛6.11万头,同比增长0.98%,其中出栏0.47万头,同比增长-13.12%,存栏5.64万头,同比增长2.36%;发展山羊4.06万只,同比增长8.27%,其中出栏1.36万只,同比增长6.25%,存栏2.7万只,同比增长9.31%;发展家禽1335.8万羽,同比增长7.41%,其中出笼762.4万羽,同比增长6.63%,存栏573.4万羽,同比增长8.45%;放养水面6.652万亩,起水水产品总产量1.598万吨,同比增长8.27%。2、生猪业走出低迷。据调查,目前区内良种活大猪价格为12.1~12.4元/千克,同比下降11.8%,较今年6月份的最低价上涨了2.8~3元/千克,上涨近30%;市场猪肉零售价为17~18元/千克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饲料原料价格今年来基本维持在原价位或略有上涨,豆粕价为元3680/千克左右,玉米价为1980元/吨左右,麦麸为1780元/吨左右。生猪价格自去年3月以来持续下跌,最低时期为9.2元/千克,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2.6%。在经历一年多来的价格下滑之后,终于在今年7月份开始缓慢回升,8月份后回升速度加快。生猪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国家采取了1猪肉储备等措施,全国经济回暧,市民消除了对“猪流感”和广州“瘦肉精”中毒事件的恐惧,导致猪肉需求量增加,加之淘汰了部分养殖技术落后的散养户,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改变。随着天气转凉及“国庆”、“中秋”等猪肉消费旺季的到来,生猪产品价格将会进一步回升。3、项目实施成效显著。近年来,中央、省、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养殖业优惠政策,我局紧紧抓住“项目”这根弦,以项目实施为突破口,狠抓生猪调出大县奖励项目、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和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全区规模养殖等到迅速发展。据统计,全区各种规模养殖户达3000多户,其中规模养猪专业户已发展到1986户,比上年增加101户,增长5.36%;养牛专业户25户,比上年增加3户,增长13.64%;养禽专业户427户,比上年增加37户,增长9.48%,全区三元杂交猪覆盖率达到95%,规模养殖产量占全区的90%以上。4、重大动物疫情保持稳定。我区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实行重大动物疫病免费强制免疫制度,按照“六个不漏”的要求,采取春秋集中免疫与常年补注相结合的办法,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常年控制在98%以上同时,组织全区170余名动物防疫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疫情普查和监测,掌握疫情动态。目前,全区重大动物疫情保持稳定。5、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大幅提高。我局始终把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放到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高度,以《动物防疫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为指针,加大养殖业投入品监管,全面实行产地检疫,加强对饲养、屠宰、运输仓储、市场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经营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行为,全区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大幅提高。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以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为重点,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动物防疫工作事关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和农业农村经济大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确保全区没有重大动物疫病的传入、流行和发生,保护公共环境安全,我局针对目前国内外频繁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坚持“预防为主,以检促防,防检结合,综合防治”的方针,狠抓了动物疫病综合防控。一是强化2免疫。加强免疫是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主要手段,是发展养殖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保障。我局始终将动物免疫工作放在动物防疫工作的首位,在巩固好春防取得的成果的同时,推行“窝边补注”和“月月补针”,加大日常补免工作力度,确保重大动物疫病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