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课题单元课时教学具审核人汪爱华赵春红23.孔子游春七第一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课文的大意。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个案补充师生互动设计意图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3.揭示课题:孔子游春二、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1)提出自学要求: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②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明确读书的要求,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出示成语: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手舞足蹈(3)指导书写生字。①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②引导评价,适当范写。(突出字的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及笔顺)③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四、默读课文: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上写了几部分内容?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五、选择你所喜欢的那一部分,读给同桌听。六、作业1.练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及本课中的成语。实现生生、师生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再次对话,教师能据此了解学情,掌握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主备人课题单元课时教学具审核人汪爱华赵春红七第二23.孔子游春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个案补充师生互动设计意图一、诵读《论语佳句》,引入课文。1、出示(课前学生领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匹夫不可夺志也。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同学们都听过这些温暖的深刻的名句吗?我想其中很多句子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你们知道这些句子都出自哪儿吗?论语的主要著作者又是谁呢?(由学生简单介绍论语。)同学们,《论语》这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就是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同时也展现了一位在世界文明史由孔子的名言导入,让学生对孔子加深了解。教师在课堂伊始调动了学生的情感积累,为学生走进文本,文本进入学生心里,从而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作好铺垫。上有着耀眼光辉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教育历程。他的一言一行无不给他的弟子及后人以温暖和抚爱,如太阳照样大地,如春雨滋润万物。3、你看,今天,在一个温暖的春日里,孔子就带着弟子们来到泗水河边。那么师生间又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呢?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两千多年前的泗水河畔,假如你们就是孔子的弟子,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什么样的收获呢?二、赏春景。1、影图,师述:首先让我们走近泗水!看,泗水河边的景色真美啊!(板书:春景)泗水河边春意盎然。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一、二自然段,让我们再来欣赏泗水河边美丽的春光。2、读了这段文字,你有怎样的感觉?3、你从哪里读出了泗水春景的美?能把那些优美的词语美美地读出来吗?交流讨论:随机点评句式,理清“……是她……”句和“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关系,并说完整,同时板书:“……像……”、“……的……是她……的……”、在描写春天的这些语句中,你认为哪一句最重要?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