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如何利用劳动合同来保护劳动者的利益 随着 2024 年 1 月 1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在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后,正式实施。然而,早在 2024 年,许多未雨绸缪的企业便早已开始了迎接该法着陆的准备工作。由于《劳动合同法》新增了试用期按劳动合同期限确定、员工在企业连续工作满十年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到期不续订也要支付员工经济补偿等内容,在弥补前法空白,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企业的恐慌,一时间“辞工”“裁员”频见报端,形形色色针对企业的《劳动合同法》的讲座、培训走俏市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面对企业的频频出招,就业环境悄然变化,作为劳动者的我们究竟应如何应对?一、劳动合同适用范围扩大 《劳动合同法》中将劳动合同种类细化,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劳务派遣、书面劳动合同、口头劳动合同、录用劳动合同、聘用劳动合同、借调劳动合同、续用劳动合同和停薪留职劳动合同。如此一来可签订劳务合同的劳动者范围将日益缩小:劳务合同——这一在昔日只需要提供劳动酬劳及工伤保险就可合法用工的合同形态,曾是受到部分企业青睐的“万能”合同,目前仅对因特别身份无法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如在校生、离退休人员等)依旧适用,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等用工方式均不能再签订劳务合同,而要签订劳动合同,不再受民法调整而受劳动法调整,这就扩大了受劳动法调整的范围,加强了对劳动者的保护。除了非全日制用工,不必非得签订书面合同外,其他合同形式均需签订书面合同,而且本应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企业不签书面合同的,劳动者有权利要求企业每月支付 2 倍的工资作为补偿。当应签而没有签劳动合同的情况满一年后,将视为“企业与劳动者间已经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是法律给予劳动者一大权益。国家希望通过这种立法促使企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在发生劳动争议时,才能更好地维护双方权益,而更主要的是维护作为弱势群体的劳动者权益。二、企业提供工作服不得向员工索要押金一些企业要求劳动者穿着工作服上岗,然后一些企业却以此为由收取押金,往往劳动者的工作服还没穿在身上,几百元不等的押金已经忍气吞声地交到了企业手中。虽然国家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