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目标成本法•2_目标成本法的三大环节•3_目标成本法注意点•4_目标成本法的核心工作[1]•5_目标成本法的特点[3]•6 目标成本法实施程序[1]•7_目标成本法及其应用[4]•8 目标成本法的优势分析[5]•9 目标成本法与供应链成本管理•10_目标成本法的案例分析o10.1.案例一:目标成本法在医院病种成本管理中的应用[3]o10.2-案例二:丰田式目标成本法分析[6]11■参考文献什么是目标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是日本制造业创立的成本管理方法,目标成本法以给定的竞争价格为基础决定产品的成本,以保证实现预期的利润。即首先确定客户会为产品/服务付多少钱,然后再回过头来设计能够产生期望利润水平的产品/服务和运营流程。目标成本法使成本管理模式从“客户收入=成本价格十平均利润贡献”转变到“客户收入一目标利润贡献=目标成本”。在日本,目标成本计算与适时生产系统(JIT)密切相关,它包括成本企划和成本改善两个阶段。目标成本法的三大环节1.确定目标,层层分解;2.实施目标,监控考绩;3.评定目标,奖惩兑现。目标成本法注意点1.观念上的调整2.制定控制目标要恰当3.目标成本的定位应是未来市场,而非今天的市场4.将目标成本与预算成本结合起来,完善考核体制,进一步推进预算目标的实现。目标成本法的核心工作[1]目标成本法的核心工作是制定新品目标成本,并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地改进产品与工序设计,确保新品成本小于或等于目标成本。这一工作需要包括营销、开发与设计、采购、工程、财务与会计、甚至供应商与顾客在内的设计小组或工作团队来进行。在预测目标成本时应符合以下原则:[2]① 可行性原则。目标成本必须是企业经过主观努力可以达到的,应立足于企业现有的资源条件和生产技术水平,符合国内外市场竟争的需要。②先进性原则。目标成本必须能够反映企业在现有条件下通过挖掘内部潜力,加强企业管理,应该能够达到的成本水平。③ 群众性原则。目标成本要反映广大职工的意愿和信心。④ 科学性原则。目标成本必须广泛收集和整理一切必要的资料,以可靠的数据作为依据,运用科学方法加以测定。⑤ 目标成本要有一定的弹性,能随客观条件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同时目标成本要便于分解,以利于开展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目标成本法的特点[3]目标成本法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对有独立的制造过程的产品进行利润计划和成本管理的方法。它的出发点是以大量市场调查为基础,根据客户认可的价值和竞争者的预期反应,估计出在未来某一时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