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教学 设 计[ 教学设思 ] 本学期我镇小学数学教研工作以“真实、有效”的教研为主题,要求我们教学立足课堂,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课堂教学“扎实、高效”;要求我们严把课堂教学关,坚持向40 分钟要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求我们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抓重点的过关,切勿大搞图省事;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积极辅导学习困难学生,优化课堂教学,解决课堂效率低下等问题。《纳税》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就是力图打破“教师教”、“学生学”的满堂罐的模式,尊重全体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在教学中实施分组、分层的教学设计。创设情景,学生交流探究,老师点拨,解决疑难。整个教学中教师精讲少讲,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多练多问,教师始终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中。这样的教学法设计,不但能保证大纲要求的落实,高效完成教学法任务,更能面向全体,让差生“吃透”,中生“吃够”,优生“吃饱”。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场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1 册 P98~99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理解应纳税额、税率的含义,了解常见的税种。2、能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关于纳税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4.提高学生从生活中搜集数学资料,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就纳税额的计算。教学难点 :税率的理解。教学过程 :课 前 三 分 钟1、小小口算师40×21 = 87 ÷41 = 98 ×4= 6÷21 = 85 ×0= 95 +54= 95 ×54= 31+51 = 51 ×1= 5-61 = 21 -31= 51 ÷1= 2、0.8 千克=()克 3.2吨=()千克150 千克=( )吨 2千克 50 克=()克3、用简便方法计算。1211 – (91 +125 )254 ×43 –501 25÷(87 –65 ) 51 ÷3+54 ×3151 +94 ×83 +65 72×(21 –31 +41 )3.75×41 + 3 .75×75% 97×965712 ×(67 +314 ) 4、解方程:185 +X = 1211 2X–91 = 98 5.5x– 3x = 1.75 X+32 –21 =1817 5.5x– 3x = 1.75 X÷32 = 65[ 意图:课前三分钟作为每节课的一个教学常规环节,坚持每节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多练教学中的重点知识,计算题等,通过不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的重点,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 ]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1、展示(1)我镇的建设:大朗广场、体育馆、松佛路等等;(2)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