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血-胸腺屏障的结构和功能该屏障是胸腺皮质毛细血管及周围的结构:1)连续毛细血管皮;2)完整的皮基膜;3)血管周隙(含巨噬细胞) ; 4)胸腺上皮细胞基膜;5)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突起。功能:阻止血液中的抗原和药物进入,维持胸腺环境稳定,保证胸腺细胞正常发育。2.简述淋巴结皮质的组织结构、主要的细胞分布和功能意义。1)皮质:浅层皮质、副皮质区、皮质淋巴窦浅层皮质:B 细胞为主,受抗原刺激后,诱导产生新的淋巴小结副皮质区: T 细胞为主,胸腺依赖区,是血液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结的通道皮质淋巴窦 :窦壁为扁平皮细胞,外侧紧贴被膜,壁为淋巴组织,窦腔淋巴液缓慢流动,有利巨噬细胞清除抗原。3.简述脾白髓和红髓的组织结构、主要的细胞分布和功能意义。(1)白髓:淋巴细胞组成:1)动脉周围淋巴鞘弥散淋巴组织包绕中央A, 其主要成分: T 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及交错突细胞;2)淋巴小结(健康人少,免疫应答时增多,动脉周围淋巴鞘一侧,小结帽朝向红髓) ,其主要成分:B 细胞; 3)边缘区 (白髓与红髓交界处),其主要成分是:T、B 细胞及巨噬细胞(淋巴细胞首先接触抗原的场所、巨噬细胞处理抗原清除异物的场所)。(2)红髓:被膜下,小梁周围及边缘区外侧。含大量红细胞,新鲜时暗红色。组成: 1)脾索:索状,连接成网。主要有B 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及各种血细胞。2)脾窦:脾血窦,皮细胞长杆状,与血窦长轴平行,间隙大,基膜不完整,外有网状纤维环绕,成多孔隙栅栏状结构,有利血细胞通过。4.何谓淋巴细胞再循环?有何意义?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从一处迁移至另一处,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意义: 增加了淋巴细胞接触抗原的机会,有利于监视识别抗原及肿瘤细胞,扩大提高了免疫效能。使散布于全身各处的淋巴细胞相互联系,形成功能上的整体。5.简述表皮的细胞组成。表皮细胞分两大类:角质形成细胞(多)、非角质形成细胞(散在于角质形成细胞间)(有黑素细胞和郎格汉斯细胞)6.简述表皮的分层和角化过程。(一)表皮的分层和角化1. 基底层(最深层,附着在基膜)?一层矮柱状基底细胞?胞质嗜碱性(含丰富游离核糖体)?基底细胞与相邻细胞间有桥粒、与基膜间有半桥粒?是表皮的干细胞2. 棘层(基底层上方)?4 ~ 10 层多边形有棘状突起的棘细胞?相邻细胞突起嵌合,以桥粒相连?胞质弱嗜碱性?胞质含板层颗粒,分泌入细胞间隙形成含脂质的膜状物3. 颗粒层(棘层上方)?2~ 5 层较扁的梭形细胞?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