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知觉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知觉反应,是人们对社会客体特征的整体性的 ( ) 。A.无意识的反应B.有意识的反应C.客体反应D.主体反应参考答案: D 您的答案: C2. 自我评价是 ( ) 的功能。A. 自我意识B. 对他人的意识C. 角色意识D.评价意识参考答案: A 您的答案: A3. “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态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耳闻不如眼见,眼见不如亲身体验’”,这属于( ) 。A. 组织规范法B.宣传C.说服D.职工参与法参考答案: D 您的答案: D4. 不属于态度的构成要素的是( ) 。A. 动机B. 认知C.情感D.意向参考答案: A 您的答案: D5. 关于社会态度的功能,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具有自我控制的心理功能B. 具有适应的心理功能C.具有自我防卫的心理功能D.具有自我表现的心理功能参考答案: A 您的答案: D6. 社会心理学家 ( ) 等人于 1959 年提出了一种以信息交流过程为基础的态度改变模式,成为信息沟通理论。A. 霍夫兰B.莫里诺C.马斯洛D.彼得· 圣吉参考答案: A 您的答案: A7.( ) 是指被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象,并对成员的态度、 认识发生重大影响的非所属群体。A. 非正式群体B.正式群体C.所属群体D.参照群体参考答案: D 您的答案: D8. 不属于从社会角度来论述群体功能的是( ) 。A. 群体是社会存在的标志B. 群体发挥了维系社会秩序的作用C.群体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D.群体能够满足成员个体的基本需要参考答案: D 您的答案: D9. 人际心理关系形成的基础是( ) 。A. 人们的直接感情相互作用B. 人们的直接血缘关系C.人们的宗教道德观念D.人们的政治法律观念参考答案: A 您的答案: A10.( ) 就是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在直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A. 从众B. 服从C.观看效应D. 共做效应参考答案: A 您的答案: A11. 不能够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是( ) 。A. 群体压力B. 目标整合C.群体的领导方式D.群体内人际关系参考答案: A 您的答案: B12. 不属于群体规范形成的阶段的论述是( ) 。A. 探索阶段B. 形成阶段C.定性阶段D.反复阶段参考答案: D 您的答案: D13. 关于极端转移论述错误的是( ) 。A. 责任集中理论B. 文化放大理论C.说服论据理论D.社会比较理论参考答案: A 您的答案: C14. 关于群体规范的功能论述错误的是( ) 。A. 维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