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知识总结1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细胞代谢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活化能 :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催化剂的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作用更显着,因而催化效率更高。2 、本质: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 7~10 13 倍。酶、特性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③作用条件温和:适宜的温度,pH ,最适温度( pH 值)下,酶活性最高,(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能使蛋白质变性失活,低温使酶活性降低,但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功能:催化作用,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3 、ATP: 结构简式: A— P~P~P , A 表示腺苷, P 表示磷酸基团,~ 表示高能磷酸键全称:三磷酸腺苷,与ADP 相互转化:功能: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4、形成 ATP 的途径:①动物、真菌、大多数细菌----- 来自细胞呼吸作用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②绿色植物 ----- 来自细胞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能产生 ATP 的部位: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能产生水的部位: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5 、细胞呼吸: 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 2 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过程。细胞呼吸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30 、有氧呼吸三阶段的比较有氧 呼吸场所反应 物产物释放能量产 生 ATP 数 量第一 阶段细胞质基质葡萄糖丙酮酸、[H]少量2ATP第二 阶 段线粒体基质丙酮酸、 H 2OCO 2 、[H]少量2ATP第三 阶 段线粒体内膜[H] 、O 2H 2O大量34ATP6、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要)细胞质基质产物CO 2,H 2O ,能量(大量)CO 2,酒精(或乳酸) 、能量(少量)反应式C6H 12O 6+6 H 2O +6O2酶6CO 2+12H2O+ 能量C6H 12O6酶2C 3H 6O 3+ 能量C6H 12O6酶2C 2H 5OH+2CO2+能量过程第一阶段: 1 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 分子丙酮酸和少量 [H] ,释放少量能量(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 2和[H] ,释放少量能量(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 [H] 和 O 2 结合生成水,第一阶段:同有氧呼吸(一)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催化作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