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五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参会论文(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经济人”假设的多视角批判与超越张丰兰贺静摘要:“经济人”假设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本文从“经济人”假设的内涵入手,分析中外经济学界对它的多视角批判与发展,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必须超越西方“经济人”假设,并从宏观和微观不同的层面上探讨了“新经济人”的基本特性。关键词 :经济人自利理性批判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经济理论体系赖以建立和理论分析得以展开的逻辑起点。在西方经济学的假设前提中, 最基本的假设就是关于人性的假设——“经济人”假设,它是西方主流经济学一切理论推导和政策选择的基础。“经济人” (EconomicMan)是由意大利著名的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德· 帕累托引入经济学的一个术语,而在此前, B · 弗里赫里奥所著的《精明的管家》 (1629) 一书中的“管家”这一概念被当作是“经济人”概念的先驱。“管家”被定义为:“会计算、有理性、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人” 。在此之后,不同时代的经济学家对“经济人”的含义进行了不同的解释。概括起来,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主要包含以下基本内容:第一、“经济人”是自利的 , 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以满足自己的偏好。第二、“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具有理性特征,理性是人的一种认识、推理和反思能力。理性体现在“经济人”精明、准确的算计上,能够尽可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2 第三、当“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时,是受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的引导。第四、在良好法律和制度的保证下, “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促进社会的公共利益。这一点被当作“经济人”假说的核心或 灵魂。一、西方学者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与矫正。“经济人”假设虽然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得以建立的重要基石,但自从其提出以后就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判。西方学者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与矫正主要包括:有限理性的批判、心理实验的批判、X效率理论批判、历史学派、制度学派和公共选择学派的批判有限理性批判的主要代表是赫伯特· 西蒙和奥斯卡· 兰格。赫伯特· 西蒙早在1947 年的《管理行为》一书中 , 认为完全理性的假设是有很大缺陷的。其一, 只有在确定性情况下完全理性才是适用的, 而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 完全理性的含义就不准确了。 其二, 完全理性对抉择机制提出了三个极不现实的假定:(1) 是所有备选方案都是现成的 ;(2) 是在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