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复习题(2010 年 10 月)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题:15 分二、多项选择题:10 分三、填空题: 10 分四、名词解释:15 分五、简答题: 30 分六、计算题: 20 分第一章经济与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可能性揭示的问题是()。A 微观经济问题 B宏观经济问题 C 微观经济问题和宏观经济问题 D有时是微观经济问题,有时是宏观经济问题2、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由家庭的直接消费所决定的经济体制为()。A 自给自足经济 B计划经济 C市场经济 D混合经济3、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A 1936 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B 1948 年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的发表C 1890 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的发表D 1776 年亚当· 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的发表4、在经济学中最初使用均衡概念的是()。A 亚当· 斯密 B大卫· 李嘉图 C卡尔· 马克思 D马歇尔5、对个别经济现象的一次变动后,不对转变时间和变动过程本身进行分析而只是对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均衡位置进行比较的一种均衡分析方法为()。A 一般均衡分析 B静态分析 C比较静态分析 D动态分析二、多项选择题1、一般而言导致经济能力增长的原因有()。A 生产资源供给的增加 B新资源的发现 C投资的增加D技术的改进 E劳动力的增加2、经济体制可分为的类型有()。A 自给自足经济 B计划经济 C市场经济D混合经济 E垄断经济3、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A 价格理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理论D成本理论 E收入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A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理论 C通货膨胀理论 D 经济周期理论 E经济增长理论5、实证分析最常用的工具有()。A 均衡分析 B静态分析 C比较静态分析D动态分析 E边际分析三、填空题1、用来表明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和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全社会能够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产出组合的曲线被人们称为()。2、我们经常说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实质上是()。3、市场经济的核心是()。4、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5、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6、对经济均衡的形成和变化条件的分析就是()。四、名词解释1、机会成本P3 2、市场经济P7 3、市场 P8 4、价格 P9 5、微观经济学P12 6 、宏观经济学 P12 7、实证经济学P13 8 、边际分析方法P17 五、简答题1、什么是市场经济?它的优点有哪些?P7、7 2、市场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