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试卷二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1、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CA.技术人才;B.学者;C.高级专门人才;D.研究型人才2、不属于我国北宋时期“天下四大书院”的教学特色的是()。CA.教学与研究相结合;B.自由讲学;C.教师强调讲授法;D.自由听讲3、老年大学的出现体现了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BA.法治化;B.终身化;C.国际化;D.民主化4、高等教育层次不包括()。BA.专科教育;B.博士后阶段;C.本科教育;D.研究生教育5、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校园文化作为社会的亚文化类型极为重要,这表明了()。AA.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B.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影响;C.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D.高等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功能6、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的调整必须做到()。BA.追求同质化;B.避免过度综合化;C.提升研究生教育层次的水平;D.加大应用型学科门类的比重7、教育的基本规律涉及到()。DA.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B.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C.教育与技术发展的关系;D.A和B8、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了()。DA.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B.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C.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D.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9、下列有关教师职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职业的一种;B.一种专门职业;C.学术性职业;D.实践性专业10、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AA.终身学习;B.教研结合;C.创新实践;D.反思经验11、决定教师学术水平和工作成效的核心要素是()。BA.沟通能力;B.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C.道德水准;D.组织管理能力12、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最低学历应是()。BA.专科;B.本科;C.硕士;D.博士13、有关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阶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DA.终身的;B.有阶段的;C.创新的;D.以上全是14、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学习的客体因素的是()。BA.思维力;B.学习目标;C.记忆力;D.兴趣15、主张学习是动物和人在活动中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获得或改变行为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AA.行为主义学习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16、由于学习差异导致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等的不同,因而要求教师在教学上遵循什么样的原则?()CA.理论联系实际;B.直观性;C.因材施教;D.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17、我国古代学者关于学习过程的五阶段论是()。AA.学、问、思、辨、行;B.学、辨、问、思、行;第2页共5页C.问、学、思、辨、行;D.学、问、辨、行、思18、主张学习是个体随意志、情感对事物自由选择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CA.认知信息加工学习理论;B.行为主义学习论;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19、通识教育一般理解为()。DA.通识教育就是宽口径教育;B.通识教育就是厚基础教育;C.通识教育排斥职业教育;D.通识教育不仅强调宽口径,而且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2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并不认为()。DA.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B.分工与私有制使人片面发展;C.现代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D.生产劳动是造成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1、素质的涵义是()。DA.素质就是文化素质;B.素质就是思想道德素质;C.素质就是专业素质;D.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又包括专业素质;既包括身体素质,又包括心理素质。22、对于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关系,应当理解为()。CA.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是两个不同层次的人才类型;B.学术型人才的劳动是高水平的,而应用型人才的劳动是低水平的;C.学术型人才偏重于学术理论的创造,应用型人才偏重于知识的应用;D.高校应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23、根据工作方式和任务,可以将人才划分为()。BA.精英人才与合格人才;B.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C.通才与专才;D.杰出人才与通用人才24、规定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和学年编制、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活动等的指导性文件是()。A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材;D.课程方案25、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班风是一种()。B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核心课程;D.活动课程26、教案编写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