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绞线线芯平均绞入系数的微机计算方法

绞线线芯平均绞入系数的微机计算方法_第1页
1/3
绞线线芯平均绞入系数的微机计算方法_第2页
2/3
绞线线芯平均绞入系数的微机计算方法_第3页
3/3
第 1 页 共 3 页绞线 ( 线芯 ) 平均绞入系数的微机计算方法赵长令摘要:对绞线或绝缘线芯进行结构定额计算时,一般都采用查表法计算绞线的平均绞入系数,由于计算中包含多次中间运算,使得计算工作较繁琐。为此,介绍一种采用编程计算平均绞入系数的方法。主题词: 绞线平均绞入系数计算程序1. 计算方法在电线电缆标准中, 明确规定了绞线及绝缘线芯的实际节径比,然而计算平均绞入系数又必须计算理论节径比, 由查表法求得各层绞入系数的加权平均,才能求出多层绞线的平均绞入系数。从《电线电缆手册》第二册可知,理论节径比与实际节径比符合下列关系:(1) 式中-理论节径比;m -实际节径比;D -绞线直径, mm;-节圆直径, mm。一般称绞线中单线展开长度与绞线实际长度之比为绞入系数,即:(2) 式中h -绞线节距, mm;l-一个节距中绞线单线展开长度,mm。经推导[1] ,得出绞入系数 k 与理论节径比有如下关系:(3) 若将式子( 1)代入式( 3),得:第 2 页 共 3 页(4) 式中可由表 1 查出。对于多层绞线或绝缘线芯,采用平均绞入系数km,即:(5) 式中Zn-各层根数; kn-各层绞入系数; n -层数, n=1,2,3, ⋯, n。表 1 绞线单线根数与 D/D' 的关系单线根数D/D' 单线根数D/D' 单线根数D/D' 2 2.00 13~14 1.29 31~33 1.17 3 1.87 15~16 1.27 34~37 1.16 4 1.71 17~19 1.25 38~48 1.14 5 1.59 20 1.24 49~56 1.13 6~7 1.50 21 1.23 57~61 1.12 8 1.44 22 1.21 62~64 1.11 9 1.37 23~24 1.20 91~127 1.10 10 1.33 25~27 1.19 11~12 1.32 28~30 1.18 2. 计算程序的使用按上述方法,使用 Mathcad2k 语言编制了程序,只要输入多层绞线层数、结构排列及节距比等,即可计算出各层绞入系数、平均绞入系数。如计算第二类结构导体240 mm2绞合线芯各参数,其结构排列为1+6+12+18+24,内层节距比不大于40 倍,外层节距比不大于交20 倍,输入各参数后,得如下结果。第 3 页 共 3 页3. 结论综上所述, 采用程序计算绞线平均绞入系数比手工计算简捷方便。只要适当修改程序,就能计算绞线定额或各层单线配套长度[2] ,从而避免配套短段损失。参考文献1. 《电线电缆手册》第二册2. 正规绞合中单线(线芯)用料的正确计算方法上海塑胶线厂王国生电线电缆 1996.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绞线线芯平均绞入系数的微机计算方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