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利率市场化及对我国启示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美国利率市场化及对我国启示(作者 :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 : ___________)作为世界上经济和金融业都十分发达的美国,对银行机构利率管理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是从自由到管制, 再从管制到自由, 而且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比其他发达国家更显得慎重,利率市场化后对美国经济和金融制度、 体制的影响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对于正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中国,从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也许能有所启示。一、自由——管制——自由的利率市场化进程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通货膨胀率提高, 市场利率开始明显上升,有时已经超过存款利率的上限。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国际化、投资多样化,又导致银行存款大量流向证券市场或转移至货币市场,造成金融中介的中断和“金融脱媒”现象的发生,且愈演愈烈,Q条例约束和分业经营的限制, 使银行处于一种不公平的竞争地位。各存款类机构都出现经营困难,一些储蓄协会和贷款协会出现了经营危机,银行信贷供给能力下降,全社会信贷供给量减少。此时,人们不得不考虑 Q条例的存废问题。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从 70 年代起,美国提出了解除利率管制的设想。1970 年 6 月,根据美国经济发展和资金供求的实际情况,美联储首先将10 万美元以上、 3 个月以内的短期定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后又将90 天以上的大额存款利率的管制予以取消。同时,继续提高存款利率的上限, 以此来缓和利率管制带来的矛盾。但是,这种放松利率管制的办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Q条例限制带来的现实问题, 短期资金仍然大量从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流出, “金融脱媒”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现实要求政府和金融管理当局必须从法律上和制度上考虑利率的全面市场化。1980 年 3 月,美国政府制订了《存款机构放松管制的货币控制法》,决定自 1980 年 3 月 31 日起,分 6 年逐步取消对定期存款利率的最高限,即取消Q条例。 1982 年颁布的《加恩-圣杰曼存款机构法》,详细地制定了废除和修正Q条例的步骤,为扩大银行业资产负债经营能力,还列明了一些其他与利率市场化相关的改革。1983 年 10 月,“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委员会”取消了31 天以上的定期存款以及最小余额为2500 美元以上的极短期存款利率上限。并于 1986 年 1 月,取消了所有存款形式对最小余额的要求,同时取消了支付性存款的利率限制。1986 年 4 月,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