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程标准【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劳动教育适用专业:所有专业开课学期:学生在校二年开课学时:24 学时/二年——劳动课 1 学分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劳动教育课是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是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关键课程,是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开设的劳动教育必修课程。2.课程任务旨在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铸造崇高个人品德;助益学生锻炼劳动技能;积累劳动经验,培养劳动习惯。二、课程教学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劳动教育必修课,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观念;促进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为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和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奠定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2)掌握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3)了解新时代劳动特质。2.能力目标(1)能正确选择劳动工具的能力;(2)会沟通协调、开展团队合作。3.素质目标(1)崇尚劳动、热爱一线劳动;(2)珍惜劳动成果;(3)形成劳动习惯。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表 1 课程内容与要求学年教学目标任务及主要内容学时第一学年(一)知识目标1.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理解劳动和幸福与中国梦的关系;通过与传统课堂的 线 上 和 线 下 混合 学 习 , 完 成 下述学习任务:122. 掌握劳动对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具体掌握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对中职学生成长的意义、掌握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3.掌握劳动教育课成绩考核办法;4.掌握劳动教育心得的撰写要求。(二)能力目标1.能正确选择劳动工具的能力;2. 具有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3•能对劳动教育交流讨论做出客观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4.会撰写出劳动教育的劳动心得。(三)素质目标1. 树立崇尚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专题;(二)劳动与幸福生活及与中国梦专题;(三)文明宿舍建设等专题。第二学年(一)知识目标1.掌握劳动精神、劳模精神;2.了解新时代劳动特质;3.掌握劳动周等项目的育人作用。(二)能力目标1.能正确选择及使用劳动工具;2. 具备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等综合实践能力;(一)新时代劳动精神、劳模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