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用疫苗研究进展及发展情况概述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日期:兽用疫苗研究进展及发展情况概述目前兽医上应用的病毒疫苗是灭活苗和弱毒苗。虽然它们对畜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某些疫苗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仍需开发高效的新型疫苗。近年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以及免疫学的迅速发展,为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条件。目前有一些疫苗已取得许可证;另有一些还处于实验阶段。最理想的疫苗应取得100%的保护率,但这是不现实的。较理想的疫苗应在免疫后的几周内,无需再免疫,便得到90%以上的保护。这不仅可以减少重复免疫的成本,而且可以显著降低环境中病体的数量。理想疫苗的另一个特点是成本核算低,这一点很重要。疫苗的使用应当安全,没有任何副效应,不能发生免疫抑制和对同时免疫的其他疫苗存在干扰等情况。当使用多种疫苗免疫时,疫苗的协调作用是疫苗设计者关心的问题。此外,疫苗在遗传学和热稳定性上要过关。遗传学上稳定是为了防止病毒返祖而变为致病源,目前这是传统弱毒苗的最大的缺点。从疫苗的生产到最终使用的过程中并不能总是保持冷藏,因此疫苗的热稳定性成为判定疫苗效果的另一个标准。最后一点是免疫应当在畜禽幼时进行,以被动免疫的方式完成。遗憾的是,目前没有任何一种疫苗能达到上述标准,但随着新方法的应用,开发的疫苗至少可以达到相当的标准。新型兽用疫苗是免疫学和病毒学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缺失苗、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和基因疫苗。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研究和疫病的防治上。最近的疫苗发展方向集中于在基因疫苗上。高效、安全、稳定、成本低是疫苗开发的重点。一、活疫苗活疫苗又称弱毒疫苗,是微生物的自然强毒株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方法,连续传代,使其对原宿主动物丧失致病力,或只引起亚临诊感染,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遗传特性的毒株,用以制备的疫苗,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苗等。此外,从自然界筛选的自然弱毒株若同样具有上述遗传特性,也同样可以制备弱毒疫苗。如鸡新城疫Ⅳ系苗、禽霍乱“1010”弱毒菌苗等。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活疫苗的范畴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基因缺失疫苗、活载体疫苗和病毒抗体复合物疫苗也属于活疫苗。1、弱毒疫苗弱毒疫苗是一种病原致病力减弱但仍具有活力的完整病原疫苗,也就是用人工致弱或自然筛选的弱毒株,经培养后制备的疫苗。目前,市场上应用的活疫苗大多为弱毒疫苗。该苗的优点是病原可在免疫动物体内繁殖,用量小,免疫原性好,免疫期长,成本低,使用方便。缺点是弱毒株的毒力易返强,对一些极易感动物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其免疫效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运输和保存有一定的条件限制。该苗制作的关键是弱毒株的获得。目前常用的致弱方法有:①从自然界中筛选弱毒株;②通过异种动物或细胞传代致弱;③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致弱;④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病原进行重组。2、基因缺失疫苗该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基因缺失,形成弱毒株后再培养制成疫苗。该苗兼有活疫苗和死疫苗的特点。目前已研制成功的基因缺失疫苗有伪狂犬病毒TK-基因缺失疫苗、伪狂犬病毒gE-缺失疫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基因缺失疫苗等。3、基因工程或载体疫苗该苗是将致病性病原体的外源基因插入到载体病毒或细菌的非必需区而构建的重组病毒或细菌所生产的疫苗。该疫苗不仅具有活疫苗和死疫苗的优点,而且对载体病毒或细菌以及插入基因相关病毒的侵染均有保护力。同时,一个载体可表达多个免疫基因,因此,可用该技术生产多价疫苗或多联苗。目前常用的载体病毒有痘苗病毒、腺病毒、杆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SV40、牛乳瘤病毒、植物嵌合病毒等,常用的载体细菌有BCC、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酿酒酵母等。4、病毒抗体复合物疫苗该疫苗是由特异性高免血清或抗体与适当比例的相应病毒组成。其特点是可以延缓病毒释放,提高疫苗安全性和免疫效果。该苗的关键是病毒与抗体的比例要适度。该疫苗可以在孵化期(经卵免疫)使用,可以用强毒株给鸡首免,在母源抗体表面提供免疫保护。目前已研制成功并被批准投放市场的有IBDV-Ab复合体疫苗。二、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