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查做模一千零一招(模具奇闻录)前言查鸿达老师是江苏省的著名模具专家。从事模具和模具教学 40 余年,带出许多高水平的弟子。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一有机会,我们都喜欢缠着要他讲他做模的奇闻趣事,听一些学长说,他们做模的技术,就是听着师傅的故事学会的。很想整理一下,编一套《听故事学模具丛书》,共收集查老师讲的一千多个有关模具的故事,每个故事讲一项做模具的实用技巧。和广大模具爱好者分享。并且希望能够为模具专业的学生增加一本有趣的课外辅导书。2008 年于长三角模具城第一篇: 绝处逢生,“天王星钟面模具”神奇修复1989 年,我当时在《广州华强模具厂》担任厂长。一天中午 11 点左右,我的一个学生叫吴卫航的(英德县人),带来一个客人,叫黄雄飞,是当时广州著名的台资厂《天王星钟厂》的生产主管。是他华南理工大学的同学。黄雄飞说:“厂里的一套重要模具出了问题,生产线停下来了,老板急的要跳楼。 我就说,我同学阿航的师傅是上海来的模具大王,技术高的不得了,肯定能搞定的”。老板叫我立刻来找您,损伤的定模我也带来了,是老板娘亲自开车从黄埔送来的。我看了一下,是当时市面上很出名的“天王星”电子挂钟的钟面注塑模具,做的相当精美,损坏的是定模腔镶件,就是一个直径300 毫米厚度40 的圆形件,四周一圈1 到 12的数字,字深0.4 毫米,中间是粗砂纹,整个造型是用照相腐蚀法做出来的,非常漂亮。在砂纹的中间部位被不知道什么东西砸了一个大约12X3 的月牙型的疤,可能是园头的铁器碰的,伤痕边上浅,中间深,最深处有0.3 毫米。按常规这个定模镶件要降低0.5,重新腐蚀花纹就可以了,可是当时国内的蚀纹水平是做不到的,因为没有花纹的“菲林”版。最近的也要到台湾,原版是日本的。不说钱,仅时间,一来一回最快也要10 天。我将这情况向老板娘张太太讲了,她头上的冷汗立刻挂了下来,她说:“查先生,听说你很有本事的,你帮帮忙,想想办法吧,我们从台湾来大陆开厂很不容易的,拖10 天我们就完了,交不了货,误了船期,倾家荡产也赔不起。我先生都快急疯了”。我趁他们不注意,拿一截断锯片在反面的倒角处刮了一下,我知道很幸运,没淬火,硬度在32 度左右,我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方案。我叫阿航带客人去饭店吃饭,并且轻轻对他说: “给我 2个小时”。我叫了另外一个学生朱锦耀(现中山志和模具部主管朱仔)做我的帮手,因为中午工人都去吃饭了,我只能自己动手。我先在定模镶件反面对准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