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共阅无论是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史还是对于全球企业的发展史而言,交接班问题一直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无论是经历了百年发展的西方国家还是历经三十多年飞速发展的中国, 交接班都以同样的姿态出现在企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即便是有着特殊人文环境、经济背景的特殊国家,交接班也不会因此而变得轻而易举。无论是家族成员还是职业经理人,都开始承受着各种各样的考验,到底交给谁,怎样交接,还需深入的探讨。对此,我们请到了中企联高级咨询师、国际项目管理协会 (IPMA) 项目管理专家段磊来给我们谈一谈家族企业交接班这个冗长而又急迫的问题。谈到家族企业交接班,段磊告诉我们, 现在中国有接近400 家的民营企业将在未来的十年完成交接班,不幸的是这个时候我们却遭遇了金融危机,虽然危机本身没有对中国造成直接的伤害,但它对各行各业的发展亦产生了深刻影响。也正是这样一个时间段,中国经济结构也面临一系列调整,中国家族企业也接受着来自各方的考验,如何顺利完成交接班,成为行业顶尖企业,促进强国强企目标的达成成为所有家族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成败之间在成功与失败之间, 往往只是一线之隔。 无论是顶尖的跨国家族企业还是小有名气的本土家族企业,在遇到交接班问题时,批判标准只有一个,关键因素却不尽相同。在此,段先生给我们举了典型家族企业交接班的两个例子。摩托罗拉作为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在交接班的问题上能给我们带来有益的思考。摩托罗拉的创始人保罗·加尔文在 1928 年创建了高尔文制造厂,经过欢迎共阅近百年的发展,摩托罗拉在保罗·加尔文和罗伯特 ·加尔文的领导下,由于成功地设计出了具有革新性的双向FM 收音机和第一个寻呼机而名声鹊起。然而,当这个企业交接到第三代接班人克里斯托弗·高尔文手上时候,不但没有获得任何值得夸耀的荣誉,反而陷入了无法扭转的困境,至此他也失去了移动电话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市场份额也下跌到了13%。在轰动一时的铱星系统上,摩托罗拉更是丧失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纵观其中个因, 我们无法否认其第三代领导人所起到的一些负面作用。在分析这个领导人特点的时候,众多分析人士称,高尔文的最大弱点是其哈姆雷特般优柔寡断的性格和袖手旁观式的管理风格, 并且过于感情用事, 然而这种性格和管理风格显然不能适应当今以速度和效率着称的技术业,这也成为家族企业交接班的一个典型案例。方太作为中国的家族企业,在交接班上的成功也一直被拿出来分析。方太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