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自律、自信自强—— 我对班级管理的体会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初中班主任,我在不停地思考如何进行班级管理。 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将新课程改革引向深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 从上学期我响应学校在班级中实施了以小组竞争制为起点的班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新举措,尝试运作方式如下:一、小组竞争,创设自主管理、互相监督的教育情境教师在初步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后,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划分方法是:教师指派和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由教师挑选若干名小组长,然后按一定顺序,由小组长进行三轮组员的挑选;最后多余的部分学生(多为纪律、成绩双差生)通过一定方式让他们有所归属。教师按划好的小组安排学生座位。以后班内的各项评比均以此小组划分为准。二、互相赏识,唤醒学生内心的自尊与自信教育实践证明,赏识可以挖掘学生心中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能,可以让学生变得自信、自尊、自强,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鉴于此,开学之初,我抓住新生入学和其他年级学生升级、 分班的教育契机, 以“说说我自己 ”或“我的亮点 ”为主题,引导学生展示自身优点、特长等,使学生在和谐、宽松的班级环境里互相认识、互相赏识,在愉悦、兴奋的个体心理中萌发奋进、向上的内在动力。三、畅谈理想,鼓励学生扬起前进的风帆正确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是一个人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在学生被他人赏识、被集体认可、个人愿奋发向上的的良好心态下,我引导学生以“我的未来不是梦 ”、“十年后的我 ”、“我的目标 ”等为主题召开班会,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人生目标,绘出自己心中最美好的未来蓝图,并说明要实现目标必须具备的德、智、体的各方面的素质,使学生找到差距,明确方向,自觉努力。四、等级达标,搭起通向理想彼岸的桥梁哲人说过,从现实的此岸到理想的彼岸,是一条艰辛坎坷的路,它需要步步为营、脚踏实地。同处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品德修养、学业基础、学习方法等方面也会呈现不同层次。等级达标就是在尊重学生存在差异性的基础上,将年度学习目标分为 “合格 ”、“良好 ”、“优秀 ”三个等级,引导学生自定等级、自立计划、自律达标。对学生达标情况,班级学习评价小组负责周总结、月统计,连续两个月都达到原定目标者将自动升入上一等级,接受新一轮达标考评,小组奖分;反之则进行降等处理,小组扣分。五、班荣我荣,人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