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的召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一)以圆明园的唯美复原景观和图片导入新课。 作者在看到圆明园的这些遗址后有何感受呢?让我们走进《废墟的召唤》去体会一下。 (二)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历史,能说出题目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题目中“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确切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 (一)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情况 圆明园又圆明三园,称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 月 般 环 绕 周 围 。 园林 面积350 多公 顷 ,建 筑 面积 达 20 万平 方 米 ,一百 五 十 余 景,有“万园之 园”之 称。清帝 每 到盛 夏 就 来 到这里 避 暑 、听 政 ,处 理军 政 事 务 ,因 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诞 生在康 熙 年 间 ,成长于 雍 正 王 朝 ,风 华 在乾 隆 盛 世 。它继 承 了中国 三千 多年 的优 秀 造 园传 统 ,既 有宫廷 建 筑 的雍 容华 贵 ,又有江 南水 乡 园林 的委婉 多姿 ,同 时,又汲 取 了欧 洲 的园林 建 筑 形 式 ,把不 同 风 格 的园林 建 筑 融 为 一体,在整 体布局 上 使 人 感到和谐 完 美。真 可 谓 :"虽 由人 做 ,宛 自天 开 "。 1860 年10 月6 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0 月18 日-19 日,三千多名侵略者闯入院内,把园中的建筑物烧毁。1900 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往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 、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曾经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二)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出生于1928 年7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