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筑制图与识图》精品课程实施方案 建筑系 黄雪飞 一、 课程性质与作用 (1 )本课程是建筑技术工程专业-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2 )工程图样是准确表达建筑物的形状、大小及其技术要求的图形总称。同文字、数字一样,是人类借以表达、构思、分析和交流工程技术思想的基本工具,因此,人们常把它比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也就是说该课程是一门"工程技术语言课"。 (3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工程图学的一个分支及重要组成部分, 它专门学习建筑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规则,系统介绍绘制和阅读建筑工程图样的方法,以及培养作图的技能与技巧,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不仅为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提供基础,也是直接服务于生产的一种重要工具。 (4 )作为入学后第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对训练学生掌握工程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严谨作风和负责精神都有其特殊的作用。所以,本课程又可以说是学习工程技术的一门"启蒙课"。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以多实践、多练习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 2、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了具体的学习项目。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3、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4、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5、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述。“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本课程将教学内容按能力培养的需要划分为四个模块: 模块一 学习建筑制图标准 (一) 线型练习 (二) 尺寸标注 (三) 几何作图练习 模块二 学习投影原理 (一) 形体的轴测图 (二) 梁、柱的剖面图与断面图 模块三 绘制工程施工图 (一) 绘制建筑施工图 3 (二) 绘制结构施工图 模块四 识读工程施工图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