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篇 建设工程定额原理 第三章 建设工程定额概论 3.1 概述 3.1.1 建设工程定额的概念 1)定额的概念 建设工程定额是指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和合理地使用材料和机械的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资源数量标准。 2)定额水平 定额水平就是规定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资源数量的多少。它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反映。 定额水平应符合平均先进的原则。所谓平均先进原则,是指在正常的施工生产条件、劳动组织形式下,大多数生产者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和超过的定额水平。 定额水平高表示完成指定工程内容所需消耗的资源数量少;反之亦然。 3.1.2 建设工程定额的作用 实行定额的目的是为了力求用最少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更多合格的建设工程产品,取得更加良好的经济效益。 3.1.3 建设工程定额的特性 1)定额的法令性 2)定额的科学性与群众性 3)定额的可变性与相对稳定性 4)定额的针对性 一项定额,不仅是该产品的资源消耗的数量标准,而且还规定了完成该产品的工作内容、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 3.1.4 定额的产生和发展 1)定额的产生 2)我国建设工程定额的发展过程 ⑴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⑵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 ⑶ 从1958年到“文化大革命”(1966年)开始阶段 ⑷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7~1976) ⑸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8~1991) ⑹ 建设工程造价全面改革的质变阶段(1992年至今) 我国工程造价体系的健全、完善和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改革推进,经历了近 60年的艰难里程,经历了从政府定价到市场定价、从量价合一到量价分离、从政府保护到公平竞争、从行政管理到依法监督等一系列的转变。 3.2 建设工程定额的分类 1)按生产要素分类 建设工程定额按生产要素分类可分为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机械台班使用定额。这三种定额是编制其他各种定额的基础,也称为基础定额。 2)按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 根据编制程序和用途,把建设工程定额分为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及投资估算指标。 3)按制定单位和执行范围分类 按制定单位和执行范围可分为: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根据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定额 劳动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 机械台班使用定额 时间定额 产量定额 施工定额 预算定额 概算定额 概算指标 投资估算指标 生产要素定额 劳动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 机械台班使用定额 时间定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