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基础知识 一、 建筑物的分类 (一) 按受力方式分类: 剪力墙结构:楼板→剪力墙→基础; 优点:梁柱不突出;缺点:跨度小,墙体厚重。 框架结构: 楼板→梁→柱→基础; 优点:空间灵活; 缺点:梁柱突出,成本高。 框剪结构: 主要结构是框架,由梁柱构成,小部分是剪力墙。 适用于平面或竖向布置繁杂、水平荷载大的高层建筑。 (二) 按建筑材料分类: 砖木结构:主要承重结构构件用砖、木做成,如砖墙、砖柱、木屋架。 (不耐火) 砖混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用砖、刚混做成,如砖墙、砖柱、钢混楼板、钢混屋架等。 (耐火) 混合结构:主要承重结构构件用砖、钢混、木做成,如砖墙、钢混楼板,木屋架等。 (耐火) 钢混结构:主要承重结构构件用钢筋混凝土做成。 (耐火) 钢结构: 主要承重结构构件用钢做成,其建造成本较高,多用于超高层建筑和有大跨度要求的建筑物,如体育馆、大剧院及大跨度的工业厂房等。 (不耐火) (三) 按建筑层次分类【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37—87)】: 低层建筑:1~3 层建筑; 多层建筑:4~7 层建筑,建筑高度不过24 米; 中高层建筑:7~9 层以上的建筑; 高层建筑:10 层以上的建筑; 小高层建筑:8~11 层的建筑(配备载人电梯而又可以不 配备消防电梯的住宅) 超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100 米。 二、 建筑物的构造 (一)、基础的构造: 按材料使用分:砖基础、石基础、混凝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基础等。 按构造形式分: 条形基础:是指呈连续的带形基础,包括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等。 独立基础:是指呈独立的块状,形式有台阶形、锥形、杯形等。 筏板基础:是一块支承着许多柱子或墙的钢筋混凝土板,板直接作用于地基上,一块整板把所有的单独基础连在一起,不仅使地基的单位面积压力减小,而且使整个地基的承载力增大。有利于调整地基土的不均匀沉降。 箱形基础:是指由底板、顶板、侧板和一定数量的内隔墙构成的整体刚度较好的钢筋混凝土箱行结构。 桩基础: 由设置于土中的桩和承接上部结构的承台组成。 (二)、墙的构造 ⑪、 墙的类型: 根据墙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可以把墙分为内墙和外墙,或横墙和纵墙。 墙依其受力情况的不同而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墙体按所用的材料可分为:土墙、石墙、砌块墙、混凝土墙。 ⑫、 墙体的细部: ① 勒脚:是外墙接近外地面处的部分。 ② 散水:散水的作用是及时排出雨水,保护墙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