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6.5 自感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1.了解自感现象及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2.知道自感现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自感系数,了解影响其大小的因素。3.了解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中有关自感现象的应用情况( 二) 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实验电路,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物理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2.利用直观地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 德育渗透点1.简单介绍美国物理学家亨利由学徒到美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的有关事迹,教育学生学习他善于自学,勇于钻研的精神,合理安排课外时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2.进行物理学方法的教育实验——理论——再实验二、重点、难点1.重点 : 自感现象及自感系数2.难点 : (1) 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2) 断电自感的演示实验中灯光的闪亮现象解释三、课时安排1 课时四、教具通电自感演示装置、断电自感演示装置、幻灯片五、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2 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是什么?请学生回答,穿过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才能产生电磁感应现象。在前面的学习中,电磁感应现象中的磁通量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请学生回答,在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过程中,磁场没有变化,但回路的面积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磁通量变化。在条形磁铁插入或拔出线圈的过程中,是外加磁场变化而导致线圈的磁通量变化。在利用原副线圈的实验中,是通过改变原线圈中电流的大小,从而导致副线圈中的外加磁场发生变化,引起磁通量变化。除上述这三种情形外,还有没有其他情形引起回路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电磁感应现象呢?( 二) 进行新课由电流的磁效应可知,线圈通电后周围就有磁场产生,电流变化,则磁场也变化,那么对于这个线圈自身来说,穿过它的磁通量在此过程中也发生了变化,是否此时也会出现电磁感应现象呢?我们通过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如图所示电路图说明:当S 闭合瞬间,线圈L 中的电流从无到有发生变化,线圈自身的磁场也从无到有发生变化,结果,线圈L 自身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如果灯1 和灯 2 规格相同,且都能正常发光,那么,闭合S 瞬间,会有什么现象呢?引导学生先作预测,然后进行演示实验。首先,闭合开关S,调节变阻器R和 R1使两灯正常发光,然后,断开开关S。最后,又重新闭合开关 S(重复上述操作 ) 。请学生观察现象:在闭合天关S的瞬间,灯2 立刻正常发光。而灯 1 却是逐渐从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