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rd 资料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药理学梁韡s201511801010)摘要 :从西到中国、古代到现代,对形而上学的定义逐步在变化,人们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笔者之前对于形而上学的概念也仅限于从教辅材料中获取,不能完全的概括形而上学,因此, 查阅了书籍,对形而上学进行了更具体的了解。本文旨在对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进行阐述,提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关键词 :形而上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形而上学是最常见的哲学名词之一, 但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程度却是大相径庭。在中国古代, “形而上 ”谓之 “道”,《易》上说,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从这个意义说, “形而上 ”乃是指 “天”上的 “象”。中国人很重视这个 “象 ”,认为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它支配着“地”上的一切 “形”、“器”。但是现在有普通人在与辩证法对立意义上的理解,也有哲学家从西古典哲学或西现代哲学意义上的理解,各执一词,相差甚远。因此,下文就传统形而上学的产生,发展及其本质特征进行阐述。1.1 形而上学的产生在中西哲学史上, 相当长的时间里形而上学是作为哲学的代名词出现的,甚至海德格尔还认为 “哲学即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探讨了存在着的存在物及其本原问题而被看作是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所以此后形而上学就成为专门术语, 专指超越具体的事物、 在具体事物之上的关于存在的最一般根据的学问。在西哲学史上, 曾经把其他研究如理学自然学、理性宇宙论和理性神学都归入过形而上学, 但后来由于理性心理学、 理性物理学、 理性物理学等都成了实证科学,便分别被心理学和生命科学、理论物理学等所取代, 理性神学也从哲学中分离出去, 回到宗教之中, 而只有本体论留在了形而上学。由于本体论是西古典哲学的核心, 所以在相当长的时期, 西古典哲学家把形而上学作为哲学的代名词使用。关于形而上学, 西近现代哲学家有着大体一致但又相互区别的看法。黑格尔认为形而上学包括四个部分:“形而上学的第一部分是本体论,即关于本质的抽象规定的学说 ”。“形而上学的第二部分是心理学或灵魂学,它研究灵魂的形而上. word 资料学的本性, 亦即把精神当作一个实物去研究。形而上学的第三部分是宇宙论,探讨世界,世界的偶然性、必然性、永恒性、在时空中的限制,世界在变化中的形式的规律, 以及人类的自由和恶的起源”。“形而上学的第四部分是自然的或理性的神学,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