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科学小品的一般知识。 2.使学生了解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3.让学生了解并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 4.让学生体会本文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本文的结构方式。难点:本文语言的科学性和文学性。教学设想本课内容容易把握,要点是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以及文章文学情趣的分析和理解,前两点宜采用教师质疑,学生思考、讨论、作答,教师予以评析、明确的方式进行;关于文学情趣这一点,略有难度,宜主要以教师讲析为主。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国南方有一种非常有名的水果,它叫荔枝。大家不仅看见过,听说过,而且品尝过。今天,我们要学习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他是如何介绍荔枝的。二、作者简介贾祖璋 ( 1901— 1988),浙江海宁人, 我国著名科普作家。代表作有 《中国植物图鉴》 、《鸟类概论》 等专著, 以及《鸟与文学》 、《动物珍话》 、《生活素描》、《生物学碎锦》 等科普作品。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三、解题 1.南州六月荔枝丹南州:生长的地域六月:成熟的时间丹:明艳的色泽(结合课文注释①) 2.文体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属于说明文,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四、检查预习请两位学生依次朗读,教师随时在黑板上写下学生读错的字。每个同学朗读后,教师均需对其朗读情况作三言两语的简要评定。词语注音红缯( ) 紫绡( ) 醴酪( ) 龟裂( )龟甲( ) 蒂部( ) 渣滓( ) 贮藏( )答案: zēng xi āo lǐ lào jūn guī dì zǐ zhù五、分析课文(一)课文结构 1.荔枝的形态和果实。(1-10) ① 引述白居易《荔枝图序》引出说明对象(1) ② 荔枝的外部形态 (2-5) A 荔枝外壳构造(2) B 荔枝外壳的颜色(3) C 荔枝的形状( 4) D 荔枝的大小及重量(5)③ 荔枝的果实 (6-10) A 荔枝的壳膜( 6) B 荔枝的果肉( 7) C 荔枝的贮运( 8) D 荔枝的果核( 9) E 荔枝的花 (10) 2.荔枝的生产情况(11-14) A 荔枝的产地分布(11) B 有关荔枝的专著(12) C 荔枝的移植( 13) D 大力发展荔枝生产的建议(14)归纳:外壳形态 颜色形态荔枝的生态大小膜肉南州六月荔枝丹果实 (贮运)核花产地荔枝的生产品种移植发展说明顺序:(说明顺序有: A 时间顺序:有先到后;B 空间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