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方讲伤寒》大家好,今晚开始由我和大家共同学习麻黄汤类方。在之前的课程当中,高珊珊老师运用恩师的“刘志杰方证解析法”,为大家详细讲解了桂枝汤类方的具体方证解析法及临床运用。在《汉传经方辨治学》六纲五证辨治系统理论基础之上,运用恩师刘志杰先生的“刘志杰方证解析法”分析解析方剂,并按照我们汉传的辨证理论去指导运用,疗效都会效如桴鼓的。恩师刘志杰老师曾言:“学经方没有捷径,要说捷径,那就是守住正确的,系统的辨证法则”。任何一门学问,都必须先学法则,再学运用;正如同没有规矩,就画不成方圆。六纲为矩,五证为规,方证相应,药症相对,这就是汉传中医的辨证论治法则。目前打着汉传学术的盗版很多,请大家要清醒辨别。下面我们来温习下恩师“刘志杰方证解析法”这张表格:大家平时课下可以拿任意方剂进行练习、参悟。接下来我们看看伤寒论中的麻黄类方。主要包括以下方剂:麻黄汤(麻黄 3 桂枝 2 杏仁 2 甘草 1)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麻黄 4 杏仁 1.5 甘草 2 石膏 8)小青龙汤(麻黄 3 桂枝 3 半夏 4 细辛 3 干姜 3 五味子 2 甘草 3 芍药 3)大青龙汤(麻黄 6 桂枝 2 杏仁 1 生姜 3 甘草 2 大枣 14 石膏 4)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 2 细辛 2 附子 1)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 2 甘草 2 附子 1)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 2 生姜 2 杏仁 1 甘草 2 大枣 12 赤小豆 10 败酱 3 连翘2)麻黄升麻汤(麻黄 8 升麻 5 当归 5 菖蒲 3 桂枝 1 白术 1 干姜 1甘草 1 茯苓 1 知母 3 黄芩 3 石膏 1 芍药 1 天门冬 1)文蛤汤(麻黄 3 生姜 3 杏仁 1.5 甘草 3 大枣 12 石膏 5 文蛤 5)这节课我们主要解析麻黄汤。麻黄汤麻黄(去节,三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一两)杏仁(去皮尖,七十个)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下面我们用恩师刘志杰方证解析法分析麻黄汤:三才解析:阳性药:麻黄、桂枝、杏仁平性药:甘草阴性药:无四象解析:君:麻黄 3 两臣:杏仁 70 枚、桂枝 2 两佐:炙甘草 1 两使:无综合观察:君:麻黄 3 两(温,除滞。辛,发散,苦,涌泻)臣:杏仁 70 枚(温,除滞。辛,发散,苦,涌泻)桂枝 2 两(温,除滞。辛甘滋,发散养津液)佐:炙甘草1 两(甘平,滋津液,护胃气)使:无六纲: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