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称为( A )。A. 吸收 B.分布 C.排泄 D.生物利用度 E.代谢2.小肠包括( B)。A. 盲肠 B.空肠 C.直肠 D.结肠 E.胃3.弱碱性药物奎宁的pKa=8.4,在小肠中( pH=7.0)解离型和未解离型的比为( A ) 。A.25/1 B.1/25 C.1 D.100 E.无法计算4.下列( ABC )属于剂型因素。A. 药物理化性质 B.药物的剂型及给药方法 C.制剂处方与工艺 D.均是E.均不是5.消化道分泌液的pH一般不影响药物的(B )吸收。A. 单纯扩散 B.主动转运 C.促进扩散 D.胞饮作用 E.膜孔转运6.根据 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求出,碱性药物的pKa-pH=( A )。A.lg (Ci/Cu) B.lg (Ci× Cu) C.lg (Ci-Cu) D.lg (Ci+Cu) E.lg(Cu/Ci)7.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制是( D )。A. 逆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B. 逆浓度差进行的不消耗能量过程C. 顺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D. 顺浓度差进行的不消耗能量过程E. 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8. 假设双室模型药物血管外给药后,药物的吸收、 分布、消除均为一级动力学过程,则下列哪项不符合各房室间药物的转运方程(D )。A.dXa/dt=-kax a B.dXc/dt= kaxa-(k12+k10)X c+k21x p C.dXp/dt= k12Xc-k 21xpD.dXp/dt= k12Xc+k21xp E. 均符合A. 糖 B.蛋白质 C.脂肪 D.均是 E.B和 C一样9.下列()可影响药物的溶出速率。A. 粒子大小 B.多晶型 C.溶媒化物 D.溶解度 E.均是10. 肾清除率的单位是( C )。11. A.mg/kg B.mg/min C.ml/min D. ml/kg E.时间的倒数12. 对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的药物,生物半衰期的说法正确的是(E )。A. 与药物剂型有关 B.与给药剂量有关 C.与给药途径有关D. 同一药物的半衰期不因生理、病理情况的不同而改变E. 生物半衰期是药物的特征参数13. 下列有关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描述中哪个是正确的(E )。A. 胃肠道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胃、小肠和大肠,而大肠是药物吸收的最主要部位 B. 胃肠道内的pH值从胃到大肠逐渐下降C. 弱酸性药物如水杨酸,在胃中吸收较差D. 主动转运很少受pH值的影响E. 弱碱性药如麻黄碱、苯丙胺在十二指肠以下吸收较差14. 下列哪项不属于多剂量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参数( D )。A. 稳态血药浓度 B.稳态最大血药浓度 C.稳态最小血药浓度 D.蓄积系数 E.溶出速率15. 下列哪一项是速率常数( E )。A.K10、Cl B.K12、V C.ka、K D.t1/2 、Cl E.α 、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