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反应的症状及处理措施一、临床表现1、皮肤粘膜表现是最早最常出现的征状,包括皮肤潮红、瘙痒、 广泛的荨麻疹,皮肤黏膜、口周及四肢麻感,血管神经性水肿常见的眼睑水肿。喷嚏、水样涕、音哑、呼吸困难等。2、气道阻塞症状的表现,也是最主要的死因。由于气道水肿,分泌物增加,加之喉或支气管痉挛,出现喉头阻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紫绀、以致窒息死亡。3、循环衰竭的表现,患者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后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低于10.6/6.6kpa ,80/50mmHg即为休克水平)、脉搏消失、测不到血压,最终心跳停止4、血清病型反应一般在用药后7~12 天内发生,临床表现与血清病相似,可见发热,荨麻疹,关节肿痛,局部浮肿,淋巴结肿大,腹痛,皮肤发痒等。5、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1)呼吸道过敏反应:引起哮喘或促发原有的哮喘发作。(2)消化道过敏反应:腹痛、腹泻、便血等,可引起过敏性紫癜。(3)皮肤过敏反应:瘙痒,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可引起剥脱性皮炎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可引起全身性损害,如过敏性休克、 血细胞减少、 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呼吸系统症状如鼻炎、哮喘、肺泡炎、肺纤维化等; 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肝损害如黄疸、胆汁淤滞,肝坏死等; 肾损害如血尿、蛋白年、肾功能衰竭等; 神经系统损害如头痛、癫痫、脑炎等。小儿药物过敏的症状有几种:1、 固定性红斑型:发于嘴周围皮肤, 腹股沟处及外生殖器部位也很常见。皮疹形态特殊 , 易于识别。特点为鲜红色或紫红色水肿性红斑, 呈圆形或椭圆形 , 界限清楚。阿斯匹林、 APC、复方新诺明等易引起此类药疹。2、红斑性发疹:表现为全身性, 对称性分布大量鲜红鸡皮样小疙瘩, 或粟粒大小的红色斑片 , 形成似猩红热式麻疹 , 伴轻度中度发热。 此类药疹以青霉素类药物最常见 , 如氨苄青霉素 , 等。3、荨麻疹型: 表现为全身性大小不等的风团, 扁平高起 , 形态不规则 , 伴有明显的瘙痒 , 部分患儿有发热乏力 , 关节痛及腹痛等全身症状。 引起小儿等麻疹常见药物力青霉素、破伤风抗毒素及狂犬疫苗等。二、治疗措施如果发现 药物过敏 反应,首先要停用一切可疑的致病药物,并要加强排泄, 酌情采用泻剂、利尿剂,以促进体内药物的排出。药物治疗(1)轻症病例可以使用1~2 种抗组胺药物口服;或静注1 克维生素 C,每日 1次;或 10%葡萄糖酸钙,或10%硫代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