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博物馆式”学校的别样风采“博物馆式”学校的别样风采 打开文本图片集 环境主题化:人文的凝聚与演绎 “一所学校的文化积淀对学校的意义,犹如灵魂之于生命、思想之于人类。文化是贯穿一所学校进展始终的精神,是一所学校生存进展的生命基石与底蕴所在。”上海市中光高级中学校长路光远如是说。 深厚的历史积淀首先给了中光高级中学浓郁的人文气息,走进校园,人们仿佛能时时听到悠远的回声。木雕石刻、青铜陶瓷、丝绸玉器、秦砖汉瓦、明清家具……这些原本在博物馆才能看到的文物,在这里随处可见。身处其中,犹如在博物馆里游览。校园里矗立着一块残缺的石碑,上面的文字依稀可辨,记载的是清顺治年间娄塘官府治理与平定地方恶霸的史实。这块石碑,不仅让学生们知道了嘉定的娄塘之事,更让学生们感受“清嘉安定”之地的教化和法治,启迪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为和谐安定的社会做贡献。这块石碑已经作为文物被收藏在《上海市碑文录》中。 中光人的历史积淀表现在对历史的尊重,体现在积极记录当下气象。历届毕业生照片都被完好无损地保存着,还有那镌刻在校园一隅的校友签名墙,更是实证。 作为“博物馆式”校园的组成部分,在教学大楼的底层,一座由书垒起来的“书柱雕塑”特别引人注目,不仅因为它体积大,而且书名颇有阅读索引的味道,从奠基的《鲁迅全集》,一直到几乎接近屋顶的《莫言作品》,层层叠叠 18 本书,经老师自由推举,校长汇总,反复筛选最终确定。“人生与阅读相伴。而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会阅读,就是学会走向人生。”路光远校长说。 对中光而言,“博物馆式”校园不仅在于陈列与呈现,而且在于演绎与熏陶。博物馆不仅开在宽敞的校园里,更开在师生的心里。“博物馆式”学校既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是学校特色办学的形象演绎,更是文化培育新人的内涵。 在学校环境文化构架中,老师都特别用心地使校园每一处环境建设,形成一个个具有视觉和知觉的子文化,犹如独立而自成体系的微型博物馆,最终构成一个系统的环境文化场。以中国文化与人文历史、民族文化与人文艺术、汽车文化与汽车革命、建筑文化与现代文明、文化共融与和谐人文等五个专题突出中光高级中学的文化积淀,以石雕、砖雕、木雕、竹雕这中国民间“四雕”艺术品为代表。 此外,创建班级文化博物馆,师生通过讨论性学习建立起 16 个主题各异的班级博物馆。学校还有意识地把“博物馆式”校园建设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熔铸在一起。学《中国石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