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蒲公英》教学反思《蒲公英》教学反思 1 歌曲《蒲公英》是一首 3/4 拍的歌曲,短小、富有梦幻色彩的儿童歌曲。旋律起伏跌宕,抒情优美,蒲公英被风儿一吹,打起了瞌睡,做起了美梦,引发学生天真的想象。孩子的梦可能是甜美的、愉快的、也可能是离奇的、怪诞的,但音乐里的梦总是充满幻想的。所以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我以学生的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采纳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指导学生在演唱中发挥想象,在编创中得到进展。 (一)、音画结合,情境体验 课件展示洋娃娃的梦画面,背景音乐《洋娃娃的梦》,用孩子喜爱的洋娃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想象的积极性,通过看、想、说等教学活动形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理解梦的美。“小朋友,今日老师请来了一个小伙伴,它是谁呢?谁又能说说看它在干什么呢?”新的音乐课堂里更强调老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通过语言沟通更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制造性思维活动,帮助学生体会音乐中的美,能唤起学生的兴趣。 (二)、歌曲体验、行知相融 《蒲公英》是一首三四拍的歌曲,节奏平缓,旋律优美。在教唱环节中,我用轻柔的声音:“蒲公英边飞边唱起了歌,那欢乐的歌声感染了我们,老师看到小朋友们轻轻的摇晃着身体也想来唱一唱,那么请小朋友用 la 来哼一哼旋律”。把学生带到天空、白云的情景当中。良好情境的设置,激起了学生演唱欲望,他们很感兴趣的轻轻地哼唱,为学唱歌曲做准备。在教唱歌曲的时候,我让学生想象一下自己就是蒲公英妈妈,变成一个个小伞兵满天飞,这一过程中我转变角色,和孩子们一块变成天空中的小伞兵,在蓝天上尽情的歌唱。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来配合歌曲,用打击乐器来给歌曲伴奏,用鼓舞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大胆上来表演。 (三)、自主合作,创作表现 编创环节中,运用生动活泼的游戏引入,激起学生编创的兴趣。我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各种小动物睡觉的形态,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时孩子们都想参加到游戏当中,最后让他们在倾听的时候,跟着音乐来一一扮演,无形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创立了一种自由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得孩子们大胆的参加、充分的表现。 《蒲公英》是一首以“愉快的梦”为主题,让孩子们在课堂上、音乐活动中分享梦中的情景。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来配合音乐节奏,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用线条表现音乐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