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为什么那些傻逼成功了,你却没有?为什么那些傻逼成功了,你却没有? 为什么那些傻逼成功了,你却没有? 经济学不能告诉你如何发财,但它能告诉你你为什么贫穷。 有个朋友,最近某科技企业挖他,年薪 50 万+股票+奖金。而在一年前,他的年薪也就是 10 多万。在北京,这样的故事每天都要上演无数起。创业、赚钱,到处都是这样的声音。假如你还没有“成功”,朋友圈里会有无数质疑你的文章,“为什么你还没成功?”之类的。似乎没发财就是不正确。 发财并不是唯一的成功标准,这我不多说了。我要说的是,我当然不反对人们创业、赚钱,但有个真相很残酷: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有很多人创业一辈子,收入可能还不如他老老实实给别人打工。但是很多人受到各种创业鸡汤文的激励,以为只要敢干就一定能成功,跑去做并不适合自己的事,那实在是浪费。信鸡汤文,不如理解一下经济学的道理? 有一次,有个同事问我:“像郎咸平这种人都赚到那么多钱,我们却没赚到钱,经济学上有解释吗?”我说:还真有解释。我举了一个例子。 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举重运动员,他们可以在世界竞赛上获得第一名。而姚明呢,他打篮球的水平,在全世界可能连前 50 名都排不进去,但是他的收入却是世界前几位的举重运动员的 100 倍、1000 倍。 这并非因为举重运动员不努力,而是因为,举重的观众比篮球观众要少得多。但是没办法,每个人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有些人的比较优势天生就注定了不能迎合太多的观众。 假如举重运动员想:“既然打篮球这么赚钱,那么我也去打篮球好了,只要我努力,一定能成功!”结果会怎么样?他不但赚不到姚明那么多的钱,而且还要比他举重赚得更少。因为他放弃了自己的比较优势。 我跟同事说,同样的道理,郎咸平赚那么多钱,是因为他善于迎合一批人 。你说的话比他更对,但是关注者太少。但假如你去学郎咸平,结果也会是一样:你不但赚不到郎咸平那么多钱,你还会比你现在赚得更少。因为迎合郎咸平的受众并不是你的比较优势。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这就是经济学者所自嘲的:经济学不能告诉你如何发财,但它能告诉你你为什么贫穷。 信任有人会说:假如不去试,你怎么知道你不适合创业? 有个负能量段子说:黄鼠狼在悬崖上立个牌子——假如不去飞,你怎么知道你不是一只鹰,然后就在悬崖下等着吃鸡。 我不是反对人去试。比较优势很多时候的确是试出来的。但是试之前一定要明白,不是“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对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