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发明小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麦东凡 刘为淼 一、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1、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巨大的威力和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没有创新人才是不行的。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小抓起。然而素质教育推行多年之所以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就是因为重知识灌输、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还比较严重。 2、 小学开展小发明小创作活动在全国各地已蓬勃开展起来,但各校活动的开展往往是作为第二课堂的兴趣小组活动,由一个或几个专门老师去负责,其实发明创造人人都能进行,只不过是发明层次不同而已,所以在小学开展发明创造创新教育活动可以由全体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到每一个学生。 3、 我校是一所建校较早的农村普通小学,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硬件规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有一定的影响,但我们全体老师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以开展小发明小创作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突破硬件的阻碍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全面提高。 4、 小学阶段,学生已初步具有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他们能够了解一定量的科学现象和事实,也能够初步掌握一些抽象的科学概念。此时,倘若能充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调动参与科学活动积极性,指导他们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进行一些小发明小创作的科学探索与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创新人才培养的素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基于以上认识,以及我们在探索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实践历时 5 年,我校坚持开展小创作、小发明等科技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成效。 二、 创新表现 1、 形成了以小发明小创作活动作为校素质教育突破口,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办学策略。 2、 构建了以领导和科技老师带头,社会、家庭、学校、全体师生参与的"四结合"小发明、小创作创新教育机制。发明创造人人都能进行,只不过是发明层次不同而已。 3、 形成独特的"四扫障碍"法指导小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作。小学生在进行小发明、小创作时,经常会受到心理、思维、技能和时热四个障碍的影响,所以只要扫除这四个障碍,小发明、小创作活动就必然会开展得如火如荼,否则活动开展起来只能是事倍功...